孙子考上大学,这可是家里的大喜事。
看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杨澈激动的喊道:“爷,奶,我考上了。”
当初在高考前,虽然没有什么信心,但没想到居然真的考上了,而且不是中专,是真正的大学。
“考上了,考上了,太好了,咱们家也出一个大学生。”
杨荣华颤抖着双手接过录取通知书,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通知书上烫金的校徽,仿佛在触碰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好啊,好啊!”
杨澈望着通知书上“四九城化工学院”几个烫金大字,眼睛也不由红了起来。
杨齐下班回来,听说侄子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是为之高兴。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钢铁厂的搬迁,天桥胡同一下子空了不少,街道办也立即安排人员住进来,不过,这一次不再是直接分配房子,而是以租赁的方式。
十三号院前院也搬来了两户新住户,一户姓范,一家四口,另外一户姓白,是一对小夫妻,没有孩子。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老家,杨卫北依旧还是没有等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没有几天就要开学了,看来是依旧没有考上。
杨卫北也没有了再次复读的心思,家里人也不再强求。
之前杨旭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也是抄了一份给杨卫北寄回来,但还是没有考上。
“卫北,既然不考了,那明天我就带你去厂里,接替我的岗位吧。”刘翠花对小儿子说道。
之前,卢老和钟老平反后,为了感谢大队长,询问了李老和付老的意见,同样给大队长了两个工作名额,不过一个是在市里,一个在县里。
大队长家三个儿子,都有了工作,大孙子也有了,便把县城里的这个工作,给了刘翠花去。
能够得到四个工作,都是因为杨齐,所以,大队长也是投桃报李,把一个工作名额给了刘翠花。
大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在市里的农机厂已经一个干部,那就只能顾着小儿子了,所以,刘翠花这才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没上几个月的工作给杨卫北。
杨卫北沉默地点了点头,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天一早,刘翠花便带着小儿子去了县里的纺织厂办理交接手续。
厂里的领导对杨卫北还算客气,毕竟刘翠花不仅有背景,在厂里人缘不错,临走前还特意叮嘱同事们多照顾他。
“卫北,以后好好干,别辜负了这份工作。”刘翠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
“娘,您放心,我会努力的。”杨卫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里却五味杂陈,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彻底改变,大学梦终究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