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政策调整(2 / 2)

你再考虑考虑。”

“你听说什么消息了?”杨齐脸色变了一下。

“就是龚组长今年结束后就要退了,大家都在说是你接龚组长的班。”

“事还没定下来,别听风就是雨。”杨齐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调岗是我自己的决定,不会再改变了,以后在单位里,就得靠你自己了,不过有什么事及时和我说。”

杨谦点了点头,岔开话题,“叔,我听说新来的李副主任……”

自从杨谦到工业部上班,和杨齐一起上下班,就喜欢和堂叔说一下在单位听到的八卦。

杨齐也不反对,劳累一下,说笑一下也无妨,只是警告了杨谦,这些话也就是自己两人说笑,不能和第三人说。

“李国栋?我和他也不太熟,不过这人做事还算规矩,你只要本分工作,他不会为难你。”

杨谦突然说道:“叔,要不我跟你一起调去新单位?”

“胡闹,工业部是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来的地方,你当是过家家?而且我是去养老,你去干嘛,年纪轻轻的就养老?“杨齐瞪了侄子一眼,三轮车在坑洼的路面上颠簸了一下,“你才二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我就是觉得……您这一走,我在工业部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老子又不是死了,还孤家寡人,你以为我这些年给你铺的路是白铺的?小事你找老蔡,后续他应该会接老龚的班,如果是大事,你就回来和我说。”

“知道了。”沉默了片刻之后,杨谦继续问道:“叔,那你要调去哪里?”

“还没有定下来,到时候再说吧,反正哪里清闲去哪里。”

…………

随着持续多年的上山下乡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数千万城市青年在农村难以真正安家落户,生活困苦;同时,给农村和知青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知青返城诉求强烈,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在国庆过后,组织上调整了政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核心思想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转变为“妥善安置就业”。

这标志着实行了十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了调整和收尾阶段,这对无数家庭,无数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在城市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为更多的城镇中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和升学条件。

大力发展轻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并兴办集体所有制企业,大量吸纳待业青年。

意味着政策从“一刀切”的全面动员,转变为有选择、有步骤地收缩,不再要求所有城市的毕业生都下乡,下乡的总人数大幅减少。

这个政策,给无数青年带来了极大的希望,特别是在农村的知青,本来两次高考没有考上,现在政策有调整了,那么他们回城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