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齐早早来到办公室。
李华已经带着组员们准备好了宣传材料,几张大字报整齐地卷着放在一旁,组员们神情严肃,都在认真研读文件。
“杨副组长,卡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李华汇报道。
杨齐环视众人,沉声道:“同志们,这次任务意义重大,我们要以理服人,既要传达上级精神,也要倾听工人同志们的意见,现在出发!”
卡车缓缓驶入第一钢铁厂大门时,杨齐看到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
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整齐地坐在临时摆放的长凳上,主席台上,“批判林与孔孟之道”,“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批、林批孔,反修防修”的横幅格外醒目。
杨富贵和厂领导班子已在台上就座。
见杨齐一行到来,他起身相迎:“政工组的同志们辛苦了,这边请。”
杨齐走上主席台,坐在主位,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工人同志,今天咱们钢铁厂进行批林l批孔大会,掌声欢迎冶金工业部的杨副组长讲话。”杨富贵说完,就率先鼓起掌来。
在这样的公众场合下,杨富贵不会喊杨齐名字,而是称呼职称。
杨齐清了清嗓子:“同志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重要文件……”
会议进行得井然有序,杨齐深入浅出地讲解文件精神,不时与台下互动。
工人们认真记录,偶尔发出赞同的声音。
分组讨论时,杨齐特意走到工人中间,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钢铁厂绝大部分的职工都认识杨齐,都知道杨齐性格,毕竟杨齐在钢铁厂也是待了十多年,也愿意和杨齐反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位老工人拉着杨齐的手说:“杨副组长,我们工人最实在,就想过好日子,那些大道理我们不懂,但我们知道跟着党走准没错!”
杨齐点了点头说道:“老师傅说得对,我们搞运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中午休息时,杨富贵把儿子叫到办公室:“上午的会议效果不错,既完成了任务,又没有过激行为,下午的大字报环节,你打算怎么安排?”
“我准备让各车间选派代表发言,然后组织大家有序张贴大字报。“杨齐喝了口水说道。
下午的活动同样顺利,当最后一张大字报贴完时,天色已经渐暗。
工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厂区,脸上带着完成任务后的轻松神情。
杨齐和杨富贵就直接回家,不过路上,杨富贵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爹,怎么了?”
杨富贵眉头微皱,“我在想,这次活动虽然顺利,但工人们的情绪似乎有些过于平静了,按理说,大字报这种形式,应该更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才对。”
杨齐点点头:“确实,今天大家的发言都比较克制,不过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工人们都很理性,没有盲目跟风。”
接下来几天,杨齐就负责带着人前往各个工厂,开展批林批孔的教育活动。
随着好的如火如荼的开展,各个单位都参与进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