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茶话会17:迷雾与现实(3 / 5)

团和变数,既颠覆人们的固有认知、又能在思想层面上与读者们产生共鸣。

如果、如果我赋予《仙人》这本小说,以我们所处时代的大国视野、发展思维、斗争哲学,赋予它和我们一致的时代性,又会如何?

这么一来,它既能与现实世界紧密联动、深层呼应,看懂它的人又能以新的目光去审视我们身处的现实家国。

我的读者们如能有收获和感悟,哪怕就一丁点儿,都是我的无上功德。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我就觉得自己有病,有大病。

太难了,不适合我。

谁爱写谁写,反正不该是我写。

老实讲,我不是个偏执的人,我特别懂得变通,特别懂得跟自己和解。

但这个念头死命纠缠了我好几个月,日也想,夜也想,做梦的时候还想,好像在我的脑子里生根发芽。

我要是不写这个文,它大概都不能放过我。

到最后,我就只能从了。

为什么书里会写道,大方壶借用两界所有大能之手,冲破重重阻碍问世?

因为现实里《仙人》这本书就是这样固执,非要冲破虚与实的桎梏,借我之手具现人间。

如之奈何?写吧。

当然了,之所以说是“鸿愿”而非“宏愿”,是“因为那时候的愿望太飘渺太高远,宛若孤鸿,既不切实际,又不被理解”。

现在你们知道,贺灵川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了吧?

我和他的心境相同,我们最后都选择了最艰难、但自认为也是最正确的路。

……

给自己立好了鸿愿画好了饼,也得有本事把它写出来。就像立下了军令状,也得有能力打胜仗。

不然,会被杀头的。

我知道很多作者直接将历史、将理论照搬进书里,自己写得轻松、读者看得畅快,两边都不费劲,多好?

但我偏不。

我不能背书、我不能念经。

这毕竟是个仙侠文,我要笔下的故事有鲜灵味而不是土腥味,也就是要的那个味儿,不要那个事儿。

既要保留扑朔迷离的玄幻外衣,又要以漫长的文明和严肃辩证的思考作馅儿。

既要能触发联想,让大家心有灵犀,又要如同羚羊挂角、不留痕迹,否则就落入下乘,不如不写。

这也注定我们写的不是一部自嗨文、装逼文。

很多人反馈这本书的代入感有问题,我觉得吧,这里头有错位。

和其他小说相比,《仙人》代入的重点从来不是享乐、装逼、宣泄,而是探索、思考、解析和抉择,是融入贺灵川的视角,体会他从命悬一线到闪金共主的处境、感受他从孤弱无依到铁血坚定的心境,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复杂的难题。

从作者的角度,它不仅仅局限于“乱世称雄”的爽文情节,更着重用我们当下的时代思维去搭建框架、构造故事、呼应现实。

从主角的角度,经历一系列事件所锻炼出来的智慧、力量、魄力、担当,也远比事件本身,甚至比获得奖励更加重要。事件总会过去,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才是一生取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