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3)

店,应该能找到些珍贵木料做成的家具。

废品回收站、委托商店肯定能有硬木家具。

但是真正的好东西能有多少?

还真以为穿越者去了,店里面堆积如山的精品紫檀、花梨木明清家具,愁得老板都要劈柴烧火了?

说起来,那些东西肯定有不少都很值钱,但是不代表所有的都很值钱。

而且值钱和能不能卖掉又是另外回事。

你能买到多少东西,买到的东西里有多少精品?

你不能只用后世拍卖的价格来看这些东西。

而且实际上能上拍的东西实并没那么多。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就像瓷器,青花瓷遍地都是,但是值钱的只有稀少的官窑和部分精品民窑那么一丢丢。

剩下的大半,只能说有历史价值,并无多少交易价值。

而真正的精品家具数量极其稀少,而价格也不便宜。

普通的东西,可能几万十几万就能买上几件。

但是真正的精品,有没有机会遇见,真的遇见,说起来怎么还不要你几十万几百万才能拿下?

就算你有易中海的收入,一个月九十九块,小半年也未必能攒下一件儿。

当然,要是有机会学习一下这些知识。

等到文革和改革开放,李想国倒是可能会真的出手去收那么一波。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弄得到好东西了。

李想国也只能说随缘,能买到就买,买不到也无所谓。

就像他自己买的那些邮票一样,能卖掉就卖掉,卖不掉也不心疼。

收藏这玩意儿,永远都是小众爱好,也不可能摆脱击鼓传花的嫌疑。

从君子兰到藏獒,从和田玉到翡翠,无不都在证明着这点。

就连普洱这样的大众饮品也能被炒到天价,然后崩塌。

甚至他穿越前,茅台的收购价格也已经在塌陷。

放眼全球也是如此,黄金的价格再一次上天。

距离上一次中国大妈“赢了”已经十年,这次就不知道又是谁该输得倾家荡产。

事实上,任何一种稀缺性资源,没了市场,那就只能坠入尘埃。

更重要的是,懂行的又不止你自己,难不成你什么都不干,天天蹲店里守株待兔?

当初乾隆翻修皇宫,找不到合适的材料都得去挖明朝的皇陵。

你一普通人,又能找到多少好东西?

而且不管好坏,真的弄一堆红木家具自己用。

那文革时期也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而且关键是,这些东西也不好用。

所谓的“古董”、“老物件儿”哪儿有现代风格的家具更舒服?

不提高定哪些品牌,甚至不提什么百安居、宜家。

只怕并夕夕上面随便团购的杂牌子玩意儿,如果不考虑甲醛什么的。

舒适性也完胜那些笨重的红木老家具。

反正李想国就知道,自己家里那几把椅子,现在坐着都嫌冻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