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八章 决战(一)(2 / 5)

代晋 大苹果 3046 字 9天前

头之时,城墙已经被突破多处。数以百计的东府军士兵已经冲上城头。双方在城头展开激烈争夺,战斗血腥无比。

眼见情形危急,拓跋烈率领精锐三千兵马上城助战。经历一个多时辰的争夺,东府军突然停止攻击,如潮水一般的退去。

但对于魏军上下而言,无疑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对方实际上并没有全力攻城,对方的云霄车并未靠近攻城,也没有后续的援军增援。如果对方那么做了,显然城墙已经保不住了。即便如此,城墙依旧差一点告破,最后不得不将最为精锐的亲卫兵马送上城头增援。而那最后的五千精锐兵马是作为生力军,在最后关头用来保命的。此番不得不动用了三千,足见压力之大。

在作战期间,为了增援城头,不得不调动城中兵马靠近城墙内侧。对方重炮借此机会轰出了上千炮,造成了极大的伤亡。那些云霄车上的狙击手也射杀了数百已方兵马。

东府军虽有所死伤,但双方战损完全不成正比。拓跋烈甚至认为,这本就是对方的一种手段。这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佯攻,诱惑已方兵马全面防守,好为他们的重炮和狙击手创造机会杀伤已方。

事实当然不会如此。李徽当然不会拿这一万攻城兵马当诱饵,否则他也不会下令他们撤离了。李徽这么做是迫的对方兵马全力守城,好弄清楚对方还剩下多少兵马,是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强攻。当对方的防守力量削弱到一定的限度的时候,李徽会毫不犹豫的发起总攻。但前提是,必须一击得手,而不是陷入攻城未果的泥潭,白白的死伤更多的兵马。若盲目大举攻城,则是破坏了这三天的整体作战策略。

这几天的消耗,对魏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魏军的有生力量在迅速的被消灭。距离那个可以一击致命的临界点已经不远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沉得住气,保持定力,而不是自乱节奏,放弃眼下优势的作战战术,陷入对对手有利的强攻环节。

目前看来,李徽的评估是,对方尚有一战之力,兵马数量依旧不少。增援作战时,对方从城内涌出的兵马起码有一万五千人,加上城头守军上万。他们还有两三万兵马。若大举进攻,哪怕是攻破城池,陷入巷战之后,这么多的兵马也会带来麻烦。所以,还不是强攻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消耗削弱他们。

削弱其有生力量的同时,其实也在瓦解对方的士气。每一次的佯攻,对方都不得不付出大量的伤亡。适才这一次,对方更是在炮火和城头的肉搏作战中死伤惨重。他们恐怕也再不敢放任东府军再来一次这样的攻城了。

此次战斗之后,守城魏军再不敢掉以轻心。好在天色已晚,东府军不久之后便偃旗息鼓,撤离战场。

夜风呼啸,寒气逼人。

邺城皇宫大殿之中,拓跋仪召集魏军众将领商议对策。这几日,每天拓跋仪都会召集众人商议破局之策,但都没有好办法。面对东府军这种进攻策略,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每天的会议最终只会加重众人心头的压抑,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迷茫。

“怎么又少了几个人?辛将军呢?骆将军呢?杨将军呢?他们去哪里了?”拓跋仪扫视众人,发现高级将领有人缺席。

众人一片沉默。拓跋烈叹息开口道:“回禀大将军,辛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