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加难的突然到来让慕容宝君臣众人甚为惶恐。但好消息是,兰加难和一名叫做苏超的将领只携带了数百兵马前来,并没有举大军而至,这让慕容宝心中稍稍放心。
城外庄园之中,兰加难和苏超向慕容宝跪拜,神色甚为诚恳。他们向慕容宝奉上了兰汗的亲笔奏折。
“陛下忽离龙城而走,臣不知何故?思来想去,料想是臣行事有疏,故引发陛下猜疑,遂不告而去。臣心中自责惭愧,无以复加。臣兰汗受大燕宗室恩惠,方有今日。多年来铭记于心,不敢或忘。尝立誓于天地,此生必忠于慕容氏,忠于大燕,以报恩德。我兰氏亦受恩泽,和皇族结为姻亲,自当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又怎会有二心?今陛下生疑,便是臣之罪过。臣这些日思之再三,痛悔交加,恨不得剖心以明志。”
“……今欣闻陛下所在,臣涕泪横流,欢喜不已。多日以来,臣派人四方打探,一直没有陛下的踪迹和消息。当此混乱局势,心中自为陛下担忧。魏军势大,凶横残暴,关中之地尽墨,陛下若是失落于拓跋珪之手,必受凌辱荼毒。臣也得知,范阳王慕容德于滑台自立,进爵燕王,设百官僚属,行大燕之事。此乃大逆不道篡夺之举。陛下尚在,范阳王安敢如此?陛下若去慕容德处,也必受其荼毒。故而,臣有责任保护陛下,不管陛下心中对臣有何种疑虑,当此之时,陛下必须回到龙城,这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老臣之前或许有何行止不当之处,陛下可当面斥责,臣愿领罪,绝无怨言。唯望陛下以保全性命为念,为大晋社稷着想,不可冒险南下。”
“……今派臣弟兰加难和左将军苏超前往迎接陛下回龙城,非老臣不肯亲自前来,实是老臣年老体衰,不堪劳顿。望陛下跟随他二人归于龙城,龙城老家,昌黎郡以及周边各郡数十万百姓,都期盼陛下回归,主持大局。臣亦期盼陛下归来,望陛下速离险地。臣兰汗涕泪叩首!”
慕容宝看完了奏折,陷入沉默之中。兰汗的奏折上倒是情真意切,所说的情形也是事实。如果能够回到龙城,那将是自已最好的栖身再起之处。
但是,慕容宝当然不能完全相信兰汗,毕竟之前在龙城的遭遇并不愉快,也感受到了切实的威胁。兰汗的行为颇为可疑,这让慕容宝甚为犹豫。
“陛下,臣受阿兄之托前来迎接陛下,乃心忧陛下安危。臣等对天发誓,对陛下忠心无二。不知陛下是因何而生疑,从龙城离开的。陛下倘若有什么疑问,臣可当面回答陛下,以释陛下之疑惑。”兰加难道。
慕容宝吁了口气,缓缓道:“朕倒也没什么疑问。只是朕希望回到关东之地,和魏军决一死战,不想留在龙城罢了。”
兰加难躬身道:“陛下不肯说,臣便斗胆替陛下说出来。陛下无非是怀疑我兰氏兄弟有二心,欲对陛下不利罢了。臣只想告诉陛下,我兄弟若有二心,陛下来龙城之时我们便可行事,又何必要费尽周章?陛下南来,兵马不过两三千人而已,我等若有他意,陛下能够阻止么?至于其后的一些事情,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许是陛下心有余悸,心中怀疑过甚,总之那些都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陛下不可轻信小人之言,而怀疑臣等的忠心。当此之时,最忌讳的便是内部不和,如何能够起兵收复失地,复兴大燕?”
慕容宝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