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章 淝水(二)(2 / 3)

代晋 大苹果 1748 字 9天前

并不指望谢石能够坚守合肥,堵住秦国大军南下的去路。但起码可以迟滞对手,并且起到示警作用。哪怕只能防守个35天,那也是为兵马的调度行动争取了时间。

所以,目前而言。淮南战场上,北府军6万3千兵马,外加上谢石的1万5千杂兵,总兵力8万。秦军的兵马,目前驻扎于西岸对峙的苻融的主力前锋兵马十5万,外加寿阳城中兵马1万,以及新到的3万羽林郎。总兵力十9万。

这还不算66续续正在往寿阳战场赶来的2十多万‘兵马’。他们没有马匹,只能1路步行而来。66续续络绎不绝,每日有兵马抵达,但是最后面的走得慢的才刚刚离开长安境内。

即便不算后续的兵马,眼下的兵力也是十9万对8万。而在淝水两岸对峙的在兵马更只有北府军的6万人,面对的是近2十万的秦军。

8公山南坡下,1座古庙被北府军征用作为中军大帐所在。这里地势较高,便于观察敌情。而且谢玄1向讲究,即便在领军作战,他的生活品质也是不能低的。他要睡的安稳,要有舒适的环境,在乱糟糟嘈杂的军营之中很不舒服。所以便征用了这座古庙,将大殿作为议事之所。

此刻,天近黄昏,大殿中的灯火却已经亮起。不知是地多少场的军事会议再次召开。

谢玄身着宽大的白袍披散着头发坐在案后,他身后,1尊横眉怒目相貌凶恶的金刚佛像在烛火的闪烁中时隐时现,和谢玄潇洒俊美的气质和面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谢玄刚刚在山道上行散归来,身体舒泰,神采奕奕。寒食散的药效让他全身精力充沛,大脑清醒。

按照惯例,各营将领先禀报敌人动向,以及探知的敌人兵马的异动。

“今日南营巡视河岸,对面并无异动。”

“中营对面秦军并无异动。”

“北营无异动。”

“……”

各军营的禀报千篇1律,那也没办法,处在对峙之中,战场想当的平静。前几日都是如此。

“冠军将军,斥候营禀报,探知今日秦军大队兵马抵达寿阳城,马步骑兵约莫34万人。”负责探查敌军增援调动情形的诸葛侃禀报道。

谢玄浓眉1挑,沉声道:“又增兵了么?越来越多了。”

刘牢之哈哈笑道:“越多越好。1群乌合之众。我可不怕他们。冠军将军,我等当主动出击,不必这么干耗着。”

谢玄皱眉摆手道:“牢之,不要犯老毛病。洛涧之战是你运气好。眼下局面同洛涧不同。现在冒进,便是送死。他们巴不得我们进攻呢。敌军沿岸布置弓箭手数万,弩车无数。前营有骑兵。夜晚更是百余队巡河兵马,便是防偷袭的。”

刘牢之刚刚戴罪立功,不敢多嘴。况且他也明白,谢玄说的不错。

“我们要有耐心。秦军比我们着急。他们兵马越多,每日消耗的粮草物资便越多。这么消耗下去,便是1座山也吃空了。秦国才安稳了几年?他们耗不起的。所以,他们才是最着急的。我军兵马虽少,但我北府军乃是精兵,最忌冲动冒进,被他们消耗。只需做好防守,耗着他们便是。他们渡河进攻,便是我们的机会。诸位可明白?”谢玄道。

众将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