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其他大型卫星和岩石行星加起来,也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一小部分,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足够丰富的能量源让文明得以诞生。”
“此外,在地球通往地心的数千米岩石和岩浆中,只有最表层的几千米 —— 仅仅是数千米 —— 才有生命存在。”
“我们的这颗行星上有几万亿吨的金属被纳入了活组织,但这颗行星的总质量大约是其十亿倍,而太阳系的质量又是地球的一百万倍。”
“所以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只有大约千万亿分之一的物质是有生命的。”
“宇宙中只有一小部分物质会拥有合適的成分、密度和適量的能量通量 —— 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任何物质有机会拥有生命的必要条件。”
“而在这部分物质中,只有更小的比例能够孕育出智能。我们太阳系中只有千万亿分之一的物质是有生命的,而其中甚至不到千分之一是人类。要知道太阳系中只有百万亿分之一是由人类组成的。”
“如果不考虑体积,把全人类放在一起捏成一个肉球,其实只要一座小岛就能装下了。”
“考虑到在我们有望看到的宇宙部分中,恆星的数量大致也是这个数量级,而在这些恆星周围,文明有可能诞生並被探测到,这確实是一个不小的大过滤器。”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大过滤器 —— 时间,儘管称它为大过滤器可能不太公平。”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宇宙曾经的温度和温水一样,那时生命可能在各处进化,但当时的主要障碍是重元素的缺乏。”
“在天文学和宇宙学中,我们通常把所有比氢和氦重的元素都称为金属。”
“大爆炸之后,基本上只有氢和氦存在,即使在那时,也只有微量的重元素。但大量的重元素直到恆星形成並死亡后才开始出现。”
“最大的恆星寿命最短,也会產生最重的元素,所以它们在宇宙诞生约一亿年后就开始出现了,而且最大的恆星的寿命往往比这更短。”
“然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积累大量的重元素,而且正如我们下次將看到的,有很多因素会使早期宇宙即使在那些幸运的、可能积累了足够多金属形成合適行星的少数地方,也不適合生命存在。”
“但这就是我们將时间视为一个大过滤器的原因,也是我们看到一个很多人都忽略的重要的这个悖论概念的原因。”
“这个宇宙,在 140 亿年的年龄上仍然相当年轻。”
“再过 14 万亿年,宇宙中仍然会有恆星,儘管它们会质量更小、温度更低,可能只是一个由少数最近的邻近星系合併而成的超大星系 —— 一个被数万亿光年宽的黑夜海洋包围的石头岛屿。”
“宇宙膨胀將带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几乎所有星系,儘管隨著时间的推移,来自越来越远地方的光会到达我们这里。再过 14 千万亿年,一切都將是黑暗的,只有死亡恆星之间的碰撞或剩余行星偶尔会带来一点光亮。”
“我们已经討论过在那段时间及以后生命可能如何延续,甚至繁荣,但那时將不再有自然產生的生命。”
“在未来几万亿年內,不会有新的行星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