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花魁秋水(1 / 3)

“名单查到了吗?”李景隆立于窗前,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回少主,暗探刚传回消息,这次调动的人员里,有不少是吕家的人。”福生一身黑衣,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内,恭敬地拱手回话,语气凝重。

“吕家?”李景隆微微眯起双眼,眼底寒光一闪,本就阴沉的脸色又沉了几分,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这段时间,朱允炆的根基越来越稳固,已经先后派了三批将领北上。

名义上是戍卫北境,实则是一点点蚕食他在北境的残余势力。

如今的北境,早已不是他当时执掌兵权时的模样,几乎全落在了朱允炆的掌控之中。

而吕家也借着这股势头,势力日渐壮大,威望越来越盛。

朝中的吕家官员越来越多,军中也有不少吕家子弟担任要职,俨然成了京都新崛起的勋贵,风头甚至盖过了世代忠良的徐家。

这原本是好事,可是在李景隆看来却并非如此,因为他信不过太后吕氏,更信不过野心勃勃的吕家。

这家人的欲望,远比表面看起来的要大得多。

“还有别的消息吗?”李景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沿,停顿片刻后再次追问,目光依旧落在窗外的夜色里。

“回少主,暗卫还查到,徐增寿仍旧死不悔改,暗中与徐妙云母子往来往来过密。”福生的声音压得更低,神色也越发凝重。

“而且他还买通了天牢的看守,偷偷潜入牢中见过朱棣。”

听到前半句话的时候李景隆还没觉得有什么,毕竟是徐妙云是徐家人,可是当他听到徐增寿居然暗中见了朱棣时,眼神骤然变得锐利。

“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都到这时候了,还敢跟逆臣勾结!”

他冷哼一声,眉宇间闪过一抹杀意,语气坚决:“你去安排一下,把徐增寿去过天牢的事,想办法透露给魏国公徐辉祖,让他自己处置。”

“徐家世代忠良,不能因为这一只‘臭虫’毁了满门声誉,搞不好会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属下明白!”福生躬身领命,没有多余的话,转身悄无声息地退出书房,身影瞬间消失在文渊阁外的夜色里。

李景隆依旧站在窗前,目光眺望着京都城的方向,眼底闪过一抹狡黠的冷笑。

这世间的肮脏事,从来都藏在光鲜的表象之下,寻常人看不到,也接触不到。

只有站得足够高,才能看得真切,才能明白那些看似平静的太平里,究竟藏着多少汹涌的暗流。

...

几日后,秦淮河畔。

一艘不起眼的画舫停在河心,李景隆负手立于船头,望着面前湍流的河水,眉宇间满是凝重。

河水表面平静,水下却暗流涌动,像极了如今的京都局势。

看似天下安定,实则各方势力暗中角力,稍有不慎,就会身陷漩涡,万劫不复。

“消息准确吗?”良久,李景隆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蚀骨的寒意。

“千真万确。”福生站在他身后,躬身回话,语气笃定,“暗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