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重的原则性问题。
“请回答。”翻译冷冷地说。
陆北直言了的:“在南方当兵。”
“谁的军队。”
“当然是我们组织的军队。”
“职务、番号。”
陆北:“无可奉告!”
“来东北的任务。”
“抗日。”
“还有呢?”
“解救劳苦大众。”
上校听完翻译的话之后,用俄语向曹大荣询问,后者面如春风笑着看向陆北,一副胸有成竹早有预料的模样。内务部的上校神情凝重,随后又问了几个问题。
“谁派遣你来到东北的?”
陆北回道:“没人,抗日天经地义,我愿意来。”
“他们知道吗?”
“谁?”
上校说:“你现在所隶属的军队。”
“知道吗?”陆北看向曹大荣。
对方笑着点头:“知道知道。”
上校愣了愣,用俄语对卫兵吩咐,将两人送回去,临走时还交代今天晚上便派人将他们送回去。得知要回到朝思暮想的国土,陆北心中莫名的安宁。
今晚便要回去,回到祖国大地。
被送回房间后,曹大荣立刻变换一张脸,他将陆北拉到角落,足足盯着他看了两分钟。
“说实话。”
陆北睁大眼睛:“我说的都是实话,对于组织我从不欺骗。”
“你简直该死,是关内的组织派你来的?”
“不是。”
“那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陆北舒缓一下肩膀:“抗日,说了很多次了,再问就没有意思。”
如此,曹大荣不再过问太多,其他两名战士得知今晚便要回去,也很是兴奋。黑面包虽然好吃,但还是东北的高粱小米养人,那里有亲如兄弟的战友、有时时刻刻期盼的群众、有被日寇占据的国土······
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日本鬼子可以杀。
下午。
苏方送来晚餐,还将被收缴的武器还回来,并且送来一袋子东西,上面没有任何苏方标识,甚至还贴心分类写有中文。
那名内务部的上校叫瓦西里,译名为王兴林。这名字烂大街了,陆北就认识两个毛子,一个是下士瓦西里,一个是上校瓦西里,大概类似于张伟的含义。
他们用一辆卡车将四人送到江边不远处的山林公路,几名毛子从卡车上抬下一个橡皮艇,这是四人即将乘坐的渡河工具,陆北几人抬着橡皮艇抵达江岸时天色早已黯淡下来。
月光之下的黑龙江波光粼粼,时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留下一阵涟漪。
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国境,橡皮艇被丢进江水中。
陆北侧过头低声说:“你呢?”
“什么?”曹大荣不解。
“知道内务部是干什么的吗?”
“契卡,关内不少地下同志在他们那里接受过训练。”
抬起一袋子药品,曹大荣看向陆北,几人上了皮划艇,卖力地向对岸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