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大战之前的宁静(2 / 2)

立守备队和伪满军,野战师团主力皮都没掉,抬手就能将抗联消灭干净。

李兆林沉思许久,他是总指挥。

既要保持对苏方的友善关系,还要稳定抗联内部各种不平,一面跪着找远东军要剩饭吃,一面好声好气让战士们避免对苏干涉抗联的敌视,内部又因为撤入苏方和死战不退两种意见而争执不休。

一直以来,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掩盖许多矛盾,但那只是暂时的,在日军并未发起大规模讨伐之前的风平浪静。现在海啸已经袭来,第二路军正在败退、第一路军已经败退,只剩下第三路军孤掌难鸣。

直到现在,李兆林都无法解决队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甚至一定程度上都无法掌握整个第三路军。

······

马蹄声响彻在平原上,头顶的日军侦察机一天来三趟。

陆北骑着马从宝山镇过河,渡过西诺敏河便是宝山镇,镇子人不多。莫力达瓦只是一个偏远小县,根据缴获的莫力达瓦县衙户籍统计,这里的人口只有两万三千多人。

镇内有抗联,如坤密尔提镇一样,宝山镇的伪满官员将治理权移交给抗联,那些官员大多数逃往ARQ,有一部分伪满官员选择留下来,协助抗联治理乡镇。在光复之后,很多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贪图一时的安逸。

镇公所外的墙上张贴告示,是抗联征兵的告示,在短短半个月内五支队就招募到八百新兵。

从宝山镇过河,再到太平川镇。

太平川,顾名思义左右两侧皆有山,中间则是一片平原。太平不是期望,指的是这片山川中的土地太过平整。从太平川镇往上是得力其尔,往南则隔格尼河与亚东镇相望。

陆北来这里是勘测地形的,率领一个班的骑兵抵达河东的左家屯,驻守在这里的毛大兵早已接到命令等候。自战后,陆北便命令毛大兵率领守备营驻扎于此地。

“支队长,您要不先休息休息?”

“不用了。”

毛大兵也不矫情,他知道陆北来这里是干啥的,随即将他带到格尼河河畔。河流两岸已经戒严,日伪军在桥上构筑出防御工事,禁止任何人通过,抗联隔河与日伪军对峙。

蹲在河边的小树林中,陆北举起望远镜观察河对面的情况,一面日军军旗和伪满军旗帜十分扎眼。

“经过侦察已经基本摸清楚对面的情况,亚东镇内有日军一个中队,外加兴安军一个骑兵团驻守。镇内实行戒严,任何人不得外出,防御工事完备。

跨过格尼河往南则是大片平原,据当地群众汇报,往南三十公里的六合镇也有日伪军重兵固守,也均构筑出完备防御工事。”

陆北看着河对面一队日军巡逻队走过:“背面的得力其尔情况如何?”

“得力其尔并没有日伪军驻扎,他们只是沿着格尼河左岸进行固防,说句不该说的,如果敌人发起进攻,我们营抵挡不住的。”

“没叫你死守,这里只是前沿警戒区,真要打起来还是得回到西诺敏河一带,咱们熟悉那边的地形,而且群众基础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