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总师下基层!(2 / 3)

国柱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手足无措。

想到方才自己的所作所为,此刻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冯鉴真深入集训基地指导工作的同时,

国防部大楼内,关于军衔制的最终方案也已臻完善。

徐帅的办公室里,

总政治部和国防部办公厅的负责人送来了厚厚一叠文件。

徐帅戴起老花镜一页页仔细审阅。

文件详细规定了新军衔制的等级设置。

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一级,尉官,校官,将官。

其中尉官为上尉、中尉、少尉三级,校官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将官则是上将、中将、少将三级。

非战争时期,不授元帅或大将。

同时,这份方案还恢复了士官和士兵的军衔等级。

文件还明确了各级职务对应的基准军衔。

例如军区级正职至上将、中将,副职至中将、少将。

正军职至少将,中将,副军职至大校,少将,正师职至大校,少将,副师职至上校,大校。

至于

专业技术军官则按其专业技术等级和贡献,授予相应的军衔。

这套体系复杂而严密,其中兼顾了职务、资历、贡献。

旨在建立一套清晰、规范、有利于指挥和管理的军人等级制度。

徐帅看得非常仔细,不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份附带的建议授衔人员名单上。

名单前面都是各总部、大军区、军兵种的领导同志。

建议授衔从少将到上将不等。

这些都比较明确,争议不大!

他的目光缓缓下移,最终定格在了一个名字上——冯鉴真。

名字后面职务栏写着一长串。

“军改委委员,铸剑工程总工程师,国防军事技术总监,国防部特别顾问,陆军装备发展总师....”。

建议军衔栏却不是一个明确的级别。

而是用红笔画了一个醒目的“?”。

按照刚刚方案中的规定。

冯鉴真所担任的任何一个职务都足以让他肩扛金星。

可最终还是卡在一点---资历!

他不知道该不该为冯鉴真破例。

破例当然简单,冯鉴真的功绩足以让他为之破例。

他怕的是破例后所带来的影响。

有如此年轻的将官作为先例,日后会不会有心思不正的人利用这点...

这是一个问题。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沉默。

总政干部处的同志谨慎地开口。

“徐帅,关于冯鉴真同志的授衔问题,我们反复研究过。”

“论其职务重要性和对国家的贡献,授予将官军衔毫不为过,甚至可以说绰绰有余。”

“北疆之战,他居功至伟!但是他的年龄和军龄实在是.....太特殊了。”

“破格也需要有个限度,我们担心如果直接授予少将甚至更高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