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不是自卑,是心灰意冷(1 / 2)

第三百九十章,不是自卑,是心灰意冷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落日像熔化的金子般绚烂,暮云如合拢的玉璧般浑然一体。恍惚间,我这是身在何处呢?熔金写夕阳之辉煌,合璧写云霞之完整,以壮丽之景开篇,又陡然转折,美景更触发身世飘零之惑,正乃乐景哀情。”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柳树笼罩在浓密烟霭中,笛声吹奏着梅花的哀怨曲调。谁知这春意有几分真切?吹梅笛怨中的这个梅字,应该是一首关于梅花的歌曲。李清照半生漂泊,此时心境凄凉,虽逢春日,却难感温暖,反问中透出对现实的疏离与怀疑。”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正值元宵佳节,天气温和宜人。怎知转眼间不会有风雨降临?本来是热闹的元宵节,很好的天气,李清照却开心不起来,甚至隐隐有些担忧风云突变。这正是原文中提到的,一连串巨变后,刻入她骨髓的忧患,让她不再相信任何表面的安宁。”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朋友们乘着华车骏马邀我出游,我谢绝了这些酒伴诗友。李清照此时已心灰意冷,也可能是因为张汝舟的婚姻,自觉无颜面对亲朋……”

“这不应该吧?和张汝舟结婚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这种事,就算好几年也还是很尴尬的,尤其是像李清照这种要脸的文人。”

“我还是觉得李清照心灰意冷,年纪衰老更符合一点。”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下阙,就写到了当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忆昔汴京繁盛时,闺中女子多有闲暇,最重视元宵佳节。”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头戴翡翠珠冠,插着金线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争妍斗艳。这一句,细写当年服饰华美,再现少女时代对佳节的热切期盼与活力,与下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如今容颜憔悴,鬓发斑白,懒得在夜晚外出。怕见,可以理解为懒得,也可以理解成我们现在想的那个怕,总之,现在的李清照形容衰老,沧桑无奈。”

书友其实我也是个教授:“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不如独自躲在帘子后面,听他人谈笑取乐。这一句结尾,写的是无奈的沉痛,她只能躲在暗处,听着别人的谈笑风生。她以旁观者姿态写孤寂,他人欢笑更显自身飘零,余味无穷。”

“最后一句听着确实挺悲凉的……”

“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啊,李清照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怎么会有种自卑的感觉啊?”

“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自卑的意思。自已老了丑了,不敢出门了,只能躲在角落里,听着那些年轻貌美的姑娘们嘻嘻哈哈快快乐乐……”

“也不是这个意思吧,李清照只是沧桑无奈,心灰意冷了,并不是自卑了。”

“对的,心灰意冷,就是这个词!”

“快乐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她还有她的金石录啊……”

“李清照算是写完了,不知道以后复来大神还会不会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