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丁路的进步(1 / 2)

丁父原名叫丁大路,后来来了港岛之后为了不牵连家里人就改名丁一元。之后机缘巧合下开了一家贸易公司,所以需要常年往海外跑。

这次趁着回港过年打算见见当初照顾儿子、安葬老父的恩人。结果听儿子说起他跟朋友创办了一所移民咨询公司,打算让夫妻两人帮着经营。

老两口原本就感觉这两年生意不如意,他们常跑的东南亚区域不安稳,远些的欧美区域又竞争激烈利润太薄,听到儿子的安排和后续计划当即答应下来。

聂鹏飞看着夫妻的面相属于那种老实本分的人,估摸着应该不会不会出现什么纰漏,就让丁路先把这夫妻把公司架子搭起来,前期可以以移民英联邦成员国为主,以后再慢慢加大澳洲移民。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平淡的过着,港岛虽然被英国殖民多年,但是传统春节依然是其重要节日之一。所以春节放假开工之后各家都会发一个利市红包,博一个开门红的好兆头。

一般情况下也就是一两港币的红包意思意思,偶尔会有大公司发放5港币10港币的红包。可是今年偏偏在鱼群里出现了一条鲶鱼,鼎丰一系的产业中每人都收到林业夫妇二人的100港币大红包。

晨风时报大篇幅报导了这则新闻,同时连带着也提了一嘴昌明的老板东施效颦,没有那个赚大钱的本事偏要学着鼎丰发大红包,言语间颇有说昌明不自量力的意味。

丁路在办公室不解的问聂鹏飞:“师父这么做究竟有什么深意?我琢磨了许久还是不能完全想通,总觉的这里面还有我没想到的地方。”

聂鹏飞笑着说:“哦!那你就跟我说说你已经想到的。”

丁路组织一下语言说:“我觉的师父这是在刻意制造摩擦,让民众误以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这样以后在报导相关内容的时候就能自诩公正立场。”

聂鹏飞微笑着点点头说:“不错!确实有这么一层意思在,但是并不全面。其实这么做也是在为昌明扬名。”

丁路一脸懵逼,没想到骂人也算是扬名?

聂鹏飞笑着说:“黑红也是红!你说现在鼎丰是什么体量?昌明是什么体量?它们能相提并论么?如果那些找工作的人发现昌明居然跟鼎丰一个待遇,你说他们会不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看看?这算不算是一次打广告?”

丁路恍然大悟说:“师父您这一手真行!这样一来昌明就成了受害者,其他公司就算知道它不守‘规矩’也不会迁怒于它,反而会因为晨风的报导而同情几分。这样一来所有的目光就会被吸引到鼎丰身上,起码短时间内给昌明留下了发育的时间。”

聂鹏飞说:“说的没错!昌明一系还很弱小,需要时间来发育才行。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你自已仔细思考思考,如果能想通就说明你可以胜任总公司经理一职。”

丁路听的态度更谨慎几分,心里不断的反复思量,可是始终不得要领。偷眼看到师父依旧在自顾自的书写,下意识四下打量的时候,心里猛的想到师父刚才说的是总部总经理。

心里豁然开朗不再局限于这一次的事,而是开始通盘考虑最近半年来发生的事,同时也关联起最近两三年内港岛发生的所有事。

可是心里思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