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大朝会二(1 / 4)

户部侍郎张景玄并未退下,而是再次躬身,取出了另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简。

显然,疆域数据只是帝国基本盘的一部分,更为核心的是承载于这片广袤疆域之上的生灵。

“启奏陛下,” 张景玄的声音依旧沉稳,“疆域虽广,生灵为基,臣,奏报帝国当前人口构成之大略。”

他微微一顿,广场上所有官员都竖起了耳朵。

这是关乎帝国根基与未来走向的核心数据。

“因帝国子民数量浩如烟海,难以精确计数,故户部以抽样推演及气运感应之法,得大致比例。”

“截至当前,帝国总人口中,公民占比,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

这个比例报出,下方并无太大波澜。

所有人都清楚,公民身份何其珍贵,乃是帝国真正的核心与脊梁,占比极低是常态。

“其余,皆为次民。” 张景玄继续道。

“然,帝国广开晋升之路,次民勤勉王事,积功累行,皆有擢升之机。”

“据观测,近千年来,公民于总人口之占比,正以年均千分之零点一之速率,稳步缓增。”

这个增速虽然微小,但考虑到帝国总人口的恐怖基数,每年新增的公民数量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代表着帝国底层活力的持续涌动。

张景玄接着汇报了人口分布的大致情况:

“帝国生灵之业,大致可分为三。”

“其一,专司征伐开拓者,约占一成五,此辈乃帝国利剑,征战混沌,开疆拓土,践行陛下意志于万界。”

“其二,专精科研创新者,约占一成,此辈乃帝国基石,钻研大道,推陈出新,夯实帝国根基。”

“其三,余者七成有五,遍布帝国本土及附属位面,从事生产,治理,服务等各行各业,维系帝国日常运转与文明繁荣。”

“此乃帝国人口构成之大略。” 张景玄最终总结道,深深一躬,退回了队列。

少数精英引领方向,绝大多数子民在各行各业辛勤耕耘,共同支撑着帝国的运转与扩张。

秦绝微微颔首,对此并无意外。

帝国的活力,正在于此。

户部侍郎退下后,一名身着简洁白色研究袍,眼神锐利中带着几分狂热的中年人快步出列。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禁忌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徐文华。

“臣,徐文华,启奏陛下!”

“讲。” 秦绝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关注。

“谨遵圣谕!” 徐文华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之色,“托陛下洪福,帝国仙道科技发展平稳,尤以军用科技领域,成果斐然!”

他语速加快,如数家珍:

“基于对混沌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我军工体系已实现多种概念级武器的稳定构建与大规模量产!”

“例如,可改写现实规则的法则修正弹,能引发大范围因果链崩塌的因果扰动器,以及针对高维存在特化的维度锚定器等…”

“此类武器,已开始列装主力远征军团,极大提升了我军在高烈度位面战争中的战略威慑与实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