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旱灾(2 / 3)

下需记,治国不能只靠个人智慧,更要靠制度。

若能建立完善的防灾体系,让各地提前储备粮食、兴修水利,何至于要靠‘偷偷留钱’来救灾?”

“说得是。”袁泽认同道:“个人能力再强,也有疏漏的时候。建立制度,才能长治久安。商羊的做法是应急,我们要做的是把应急变成常态。”

诸葛明笑道:“殿下圣明。”

【商羊虽不再贪墨,但他也并非完全不涉及一些灰色地带的事情。】博主话锋一转,接着说。

“灰色地带?什么意思?”众人又被吊起了胃口,茶馆里的茶客们都放下了茶杯,等着下文。

【商羊身为昭文帝身边的红人,成了天下商人的表率。几乎后来每个想挤身官场的商人,都想成为下一个商羊。

为了促进商业发展,帮助更多人赚钱,商羊写了一本名叫《商道》的书。】

听到“灰色地带”,酒楼里正在喝酒的官员们脸色微变。一个中年官员放下酒杯,低声道:“商羊大人不会真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吧?”

旁边的同僚摇摇头:“昭文帝陛下打小在宫里见多了风浪,心里有数,肯定知道的。”

袁泽听到“灰色地带”,皱起眉:“这商羊难道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灰色地带’会不会是官商勾结?”

魏征脸色凝重:“极有可能!商人重利,官员重权,二者勾结,必生腐败。当年秦朝的吕不韦,就是以商入政,最终祸乱朝纲——不可不防啊。”

“但天幕说他写了《商道》,或许是想规范商业行为呢?”袁泽猜测道:“就像现在的商业法规,既保护商人利益,又防止他们违法——说不定这本书就是这个作用。”

诸葛明点头道:“殿下说得有道理。商羊深知商人的弊病,写《商道》或许是想引导商人‘取之有道’,避免重蹈自已当年的覆辙。”

【这本书主要教人如何做生意、与人打交道,还阐述了普通商人与一国商业要员之间的区别,以及利益纠葛关系。写得十分精妙扼要,现在不少成功的商人都把它奉为经典。】

【但我提起这本书,是因为书里表明了一个观点:世间的钱并非都干净,那不干净的钱要不要挣呢?比如说,类似牵桥搭线这种,还有赌坊、青楼之类来钱快的活计。】

【我可不是宣扬大家去做这些啊,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理智看待这本书。不同朝代观点不同,有用就参考,没用就不理。

黄赌毒自古以来就屡禁不止,官员之间的送礼行为每个朝代都有,哪怕到了现代也不能完全杜绝,这都是因为人的贪念在作祟。

但我们没办法祛除全人类的贪心,所以堵不如疏。】博主赶紧补充道。

青楼附近,几个巡逻的捕快听到天幕的话,停下了脚步。一个年轻捕快挠挠头:“头儿,这青楼、赌坊以后还管不管啊?”

老捕头瞪了他一眼:“昭文帝陛下啥没见过?心里自有分寸!咱按规矩办事就行,别瞎操心。”

朝堂上,袁泽听到这里,脸色凝重:“这确实是个难题。干净的钱来得慢,不干净的钱来得快——换成谁,都难免动心。魏大人,您说该怎么处理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