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赤胆忠心(1 / 3)

长孙皇后腕间的珍珠璎珞轻响,素手握着团扇缓缓摇动,扇面上的湘妃竹骨映着烛火明明灭灭。

她朱唇微启,声音婉转却暗藏锋芒:

"那匪患又该如何解决?流民之中鱼龙混杂,难保没有铤而走险之徒占山为王,扰得地方不得安宁。

"

话音未落,团扇轻挥,卷起的微风拂过案上奏折,将未干的墨迹吹得微微晕染。

诸葛明向长孙皇后行礼,恭敬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会在各州县组织乡勇,挑选精壮男子进行训练,发放兵器防具。

同时,张贴告示,凡愿意弃暗投明的匪寇,既往不咎,还可编入乡勇,获得安家费。

对于顽固不化的匪首,则联合周边州郡的官军,进行围剿。

另外,深入了解匪患根源,若是因灾荒逼迫百姓落草,便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如此才能斩草除根,还地方安宁。”

天玄帝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但语气依旧冷峻:“说得倒是头头是道。可这天下州县,吏治腐败已久,官员贪墨成风,你如何确保手下官员能实心任事,不中饱私囊?”

“陛下,吏治清明,方能政通人和。”诸葛明神色严肃,“臣会首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为下属树立榜样。

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官员的政绩与升迁挂钩。对于救灾款项和物资的发放,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和百姓代表参与监督,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在册,张榜公示。

一旦发现有官员贪污,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以儆效尤。此外,定期对官员进行培训,宣讲为官之道,让他们明白,只有心系百姓,才能对得起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袁泽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补充道:“父皇,儿臣以为先生所言极是。吏治若不清明,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落实到百姓身上。儿臣日后若有机会治理一方,定会借鉴先生的方法。”

天玄帝看了一眼袁泽,又将目光转回诸葛明身上:“听说你在东宫,协助太子处理了不少事务。依你之见,太子袁泽此人,能否担得起储君之责,将来承继大统?”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袁泽脸色微变,额头冒出细汗,他望着诸葛明,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安。

诸葛明再次行礼,言辞恳切:“陛下,殿下天资聪颖,且自天幕之事后,勤奋好学,心怀天下。在处理东宫事务时,殿下明察秋毫,体恤民情,对臣提出的建议虚心接纳,从善如流。

更难得的是,殿下有一颗仁爱的心,始终将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臣相信,在陛下的教导和诸位大臣的辅佐下,殿下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开创盛世,不负‘昭文帝’之名。”

诸葛明话音一顿,抬起头时目光坚定如炬,眼中闪烁着令人信服的光芒:

"臣还记得上月,殿下听闻城郊流民冻饿而死,当即摘下身上御寒的狐裘命人送去,又连夜亲自拟定赈灾方案。那方案虽略显稚嫩,但字里行间皆是对百姓的拳拳之心。

"

他微微侧身,看向一旁神色紧绷的袁泽,

"这些时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