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我看是‘找茬挑刺’(3 / 4)

坐直了身体。

周阳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几分锋芒。

“赵部长安排这次考察,用心良苦。但恕我直言,这次考察本身,在程序上,可能就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三位老领导,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我们都非常尊重。但是,刘主任的专业领域是党务和人大工作,两位老局长的职业生涯,分别在城建和档案管理。让他们来考察一个涉及全球前沿科技的新能源项目,来评估一个新时代经济特区的招商引资策略,这是否……有点像让一位国学大师,去评审一篇量子物理的论文?”

“不是大师不行,是赛道不对啊!”

“噗——”

一位年轻的记录员没忍住,差点笑出声,又赶紧用手捂住了嘴。

高远山书记端起茶杯喝水,以此来掩饰自已快要咧开的嘴角。

而赵景德的脸,已经彻底黑了下去。

诛心!

这简直是当众诛心!

周阳这番话,直接从根子上否定了这次“考察”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更要命的还在后头。

周阳的语气依旧谦和,说出的话却愈发尖锐。

“赵部长一直强调‘稳定大局’,强调要‘按部就班’,防止干部‘行事毛躁’。我完全赞同。但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有时候,过度的‘稳定’,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不稳定?”

他的目光扫过赵景德,缓缓说道:

“三年前,我们市规划局的青年专家李工,因为独立设计的‘临海湾岸线生态修复模型’过于超前,被认为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最终晋升受阻,被南方的特区城市挖走。去年,他的那套模型,为那座城市拿下了国家级的生态宜居金奖。”

“两年前,我们市金融办的张博士,提出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被认为是‘金融创新风险过大,破坏现有稳定金融秩序’,他的方案被束之高阁,人也心灰意冷,跳槽去了一家头部券商。”

“这些案例,在组织部的卷宗里,应该都还查得到吧?我们稳定了程序,磨练了干部,但也稳稳地送走了人才。赵部长,这真的是我们临海想要的大局吗?”

“啪!”

赵景德手中的茶杯,重重地磕在桌面上,茶水溅出,湿了他的文件。

他的脸色,已经由黑转白,嘴唇微微颤抖,死死地盯着周阳,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他做梦都没想到,周阳不仅看穿了他所有的意图,甚至还把他过去几年工作中,那些最隐秘、最不愿被人提起的“失误”,都翻了出来!

而且,还是当着市委书记的面!

这哪里是汇报工作?

这分明是一场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绝地反击!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周阳这番话给震住了。

高远山终于放下了茶杯,打破了沉默。

他环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脸色煞白的赵景德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我看,周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