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思想的坚冰一旦被打破,创新的火花便会迸发而出。
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群山,在脑海中,将这些零散的构想,整合成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周阳沉声说道:“我们今天的调研,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为桃源市,量身打造一个发展模型。”
“我把它初步命名为‘桃源模式’。”
“它的核心,就是三驾马车:以高端康养和健康食品为主的‘生态康养’产业;以珍稀药材和有机农产品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以及以地质公园和长寿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
“这三者,互为支撑,互相引流,共同构成桃源市未来的发展支柱!”
就在周阳话音落下的瞬间,他脑海中,那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
【主线任务“点亮江岚:激活省域发展新引擎!”进度更新!】
【检测到宿主已成功为欠发达地区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并形成初步理论模型!】
【新增子任务:点亮西部(一)——桃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任务要求:成功推动“桃源模式”在桃源市落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显著提升当地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
【任务奖励:视完成度而定。】
……
桃源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室。
气氛,有些微妙的凝重。
与下午在田间地头时的热络不同,当周阳正式将“桃源模式”这份宏大的构想蓝图,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摆在所有市委常委面前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在座的,都是在桃源市工作多年的老干部。
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也对这里的贫困,痛得真切。
他们不是没有梦想,只是梦想一次次被现实的骨感所击碎。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看着报告里“珍稀草药全产业链”的字眼,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这位副市长小心翼翼地说道:“周主任,您的想法非常好,非常……有魄力。”
“但是,这个药材种植,我们不是没搞过。”
“不说别的,就说技术,我们哪有懂这个的专家?还有销路,我们两眼一抹黑,种出来了卖给谁?”
他的话,像是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水面,立刻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是啊,还有那个高端矿泉水,听着是很好。可建一个现代化的水厂,那投资得多少钱?我们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拢共才几个亿,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啊!”
“文旅项目就更别提了,风险太大了。路都没修好,谁会跑这么远来我们这山沟沟里探险?”
质疑声,此起彼伏。
这不是故意刁难,而是他们多年来面对现实,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保守”和“谨慎”。
他们怕了。
怕再一次“好心办坏事”,怕又是一个“画饼充饥”的虚幻项目,空耗了本就捉襟见肘的资源,也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