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我们?教化巫族?(2 / 3)

> 贫道与师兄,根脚浅薄,见识有限,实不敢妄断孰优孰劣。”

他先捧了一句,随即话锋微转:

“然,贫道窃以为,天地万灵,禀性各异,强弱不均。

若完全放任自流,弱肉强食,则戾气横生,怨念积聚,恐非长久之福,终会引动无边杀劫,损及天地本源。

龙凤初劫殷鉴不远。”

他这是在隐晦地指出纯粹“天道”平衡下的弊端。

间接认同了帝夋关于“群龙无首”可能导致内耗的观点。

“而尊上所言之‘王道’,统御万方,梳理阴阳,定立秩序,使强者有其责,弱者得其安,万灵各归其位,各尽其能。

此乃大秩序、大慈悲!

于天地稳定,于众生繁衍,确有莫大功德。”

他巧妙地将帝夋的“王道”与“秩序”和“慈悲”挂钩。

不算背离玄门根本,却又迎合了帝夋。

最后,他图穷匕见,表明了姿态:

“贫道与师兄,生于西方,见惯了贫瘠之苦,纷争之痛。

深感秩序与引领之于众生之重要。

吾师兄弟之道亦讲求普度众生,导人向善,此心……或与尊上‘王道’教化之宏愿,有殊途同归之处。

若蒙尊上不弃,愿效微劳,于这洪荒大势之中。

略尽绵薄之力,引导西方生灵,乃至有缘之辈,顺应天廷法度,共襄王道盛举。”

菩提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平。

他没有直接回答“天道”和“王道”哪个更好。

而是从结果论,指出“王道”带来的秩序与稳定对天地众生有利。

同时。

他将自己的自己的理念与“王道”进行类比,找到共通点,表达了愿意合作、引导众生顺应天庭的意向。

他没有背叛玄门,依旧尊崇道祖,但他表达了愿意与天庭合作,成为帝夋“王道”秩序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群体中的推行者。

这正是帝夋所需要的。

不是要他们立刻叛出玄门,而是要他们成为嵌入玄门和盘古后裔势力中的一颗钉子。

一个倾向于天庭的“自己人”。

御座之上。

帝夋深邃的目光看着下方言辞恳切的菩提。

以及旁边默然点头表示赞同的阿弥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聪明人,一点就透。

“殊途同归……引导众生顺应法度……”

帝夋轻轻重复了这两个词,手指在御座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似乎缓和了一丝。

“很好。”他淡淡开口,“既然尔等有此觉悟,朕便给你们一个机会,也是给你们西方一个机缘。”

菩提和阿弥陀心中一震,知道关键时刻来了,连忙躬身:“请尊上明示!”

帝夋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凌霄殿,望向了不周山的方向,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巫族,盘古精血所化,肉身强横,不修元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