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车间(2 / 3)

,我们已经在中巴车市场所向披靡,该向大客车市场进军了。”

陈家俊理解公司要通过新品扩大市场份额,在优秀同行那里也想分一杯羹。

“可是客户最认可咱们公司的是中巴车,这是公司坚持走城乡路线和细分市场的最好体现。”

郑友明觉得应该坚守公司的优质产品和优秀渠道。

“没错,公司是在深耕城乡市场后,力争保证不丢失已经占领的版图前提下,做出新的尝试。”

陈家俊明白公司高层的良苦用心。

“进军城市市场的想法不错,但是咱们目前没有标准生产线,新换设备还没有到位,这样盲目要求全厂抓紧时间造一台样车去参展,成本高不说,工艺水平可能也达不到,到时会不会适得其反呢?”

郑友明很专业,分析得头头头是道,非常担心做了无用功,仓促上马新项目的结果很惨。

“的确是这样,本省专门生产大巴车的同行公司之所以厉害,人家就是专心专注于大巴车研,技术成熟、工艺先进,咱们公司整体实力不如人家,假如他们也和咱们抢中巴车市场,上马中巴车生产项目,那可比咱们生产大巴车要容易得多,在实力的豪横上,我们和别人根本没法比。”

陈家俊也分析了一番。

“没错,咱们公司的中巴车已经名声在外,我认为应该继续夯实、提升中巴车性能、功能和舒适度,把中巴车的行业最高标准展现出来,一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的。”

郑友明显然不是很赞成公司仓促上马大巴车生产项目。

“有道理,有道理。”

陈家俊表示认同。

现在的大学生就是厉害,可不是只会蛮力干活儿,还有敏锐的市场眼光,掌握以市场为导向的才略,并反向指导、反思自己的工作。

“陈经理,还没吃饭吧?”

郑友明抬头看了看车间的大挂钟。

“还没呢。”

陈家俊才想起来,晚饭忘吃了。

“我今天不值班,这里有王东海坐阵就行,一会安排妥当,咱俩整两口去。”

“不喝不喝,明天起不来就麻烦了。”

陈家俊连忙摆摆手。

“哈哈哈,明天周六呢,你们行政部门大礼拜,我也正好调休呢。”

“哦,我都忘了,那可以放松放松一下。”

“王副主任,你过来一下。”

郑友明招呼着王东海。

王东海一路小跑来到他们身边:“郑主任,咋了?”

“这就是王东海。”

郑友明把王东海介绍给陈家俊,“这是市场部的陈经理。”

郑友明指了指陈家俊,也把陈家俊介绍给王东海。

“你好,陈经理,欢迎到总装车间视察工作。”

“你好,王副主任,啥视察工作,不敢不敢,是来向你们学习的。”

陈家俊向王东海伸出手,王东海马上两手握着陈家俊的右手,使劲地摇了摇,半天不撒。

“你就别折煞我了。”

王东海很有礼貌。

“你的当选,我可是双手投了赞成票的哦。”

“太感谢陈经理了。”

“投票结果出来的第二天,红头文件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