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喝酒聊事儿。
听说周朝旺没吃晚饭,王秀芹又忙着,帮他下了碗面条,里面卧了个荷包蛋。
喝着酒的时候,周春明发话了:“承包药材场的事情,回头我跟肖书记沟通一下,争取能得到他的支持。”
“如果能够谈下来,那么就可以物色人手了。”
“但是,有一点要确定。”
“我让你们种什么,你们就只准种什么,别的不能碰。”
“明白!”杨店峰大喜。
“技术支持这一块,由我去找人,”周春明又说道,“市里和省里,都陆续出现了中草药研究所,我去聘请专家指导,不要自己盲目自信,影响药场效益。”
杨店峰微微一怔。
他没有料到,老板居然会如此认真。
本来以为,请些土专家就行了。
“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周朝旺吃着面条,嘴里嘀咕道。
周春明也懒得解释。
想挣钱,并且是挣大钱,就得把功夫做到位。
每一种药材的生长特性都不同,需要有高人来调教。
否则的话,盲目的瞎搞,天天浇水施肥,耗时费力的,却也达不到效果。到时候,苗也不长,花也不爱开,果也不结果,那就扯犊子了。
“我说的话,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这是基本要求。”周春明又说道,“如果再像从前那样,不会有啥效益的。”
杨店峰和周朝旺同时点头。
公社药材场做不起来,就是缺乏科学和正确的管理。
若是还依照老一套,那么不承包也罢,纯粹是把钱丢进水里。
“先承包个把药材场试水,”周春明说道,“如果情况良好的话,到时候,再承包几座荒山,找人开荒种植药材,打造上千亩,甚至是万亩的药材基地。”
卧槽!杨店峰和周朝旺同时震惊。
这口气没谁了。
一般人哪有这么大的魄力。
实际上,周春明原先并不打算长期倒腾药材。
倒腾药材赚差价,只是他积累原始资金的方式。
他赚钱的门路可太多了。
而且这一块业务,以后是要交给李章平的。
但是,既然手下人提起了,而且确实可行,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哪怕从明年开始,地里全部种当归。
到了八四年以后,就是数倍的利润。
当归的价钱起飞后,甚至可以达到十几块钱每斤。
当然,这只是选项之一,倒不急着拍板。
还可以带动本地父老乡亲的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那就估且试一试水吧。
横竖是亏不了。
就是赚钱的周期太长了。
像是开连锁布店这种,快进快出的赚钱,比较符合周春明的胃口。
说到底,还是要讲效率。
跟两人聊了个把小时,周春明有了个大概的思路。
至于员工的待遇问题,他倒不急着出台。
反正是打算搞保底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