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明笑道,“小叔你再帮我弄一幅领导题字,我打算跟小岚开一家布店。”
“是吗?咱们这家布店叫啥名字?”周学峰追问道。
周春明拿来纸笔,写上了“岚岚布匹商行”的字样。
周学峰哦了一声,说道:“行吧,还跟上回那样,叔替你想办法!”
闻言,周春明点了点头。
如果又能请到邹正毅题字,生意就稳妥了。
届时,就算布匹商行开遍全市六个县,也没人敢来找麻烦。
否则的话,以他的从商经验,有些贪婪之辈,看到布店生意红火,就想来分一杯羹,入干股坐享分红啥的。
有市里一把手的题字,那些宵小之辈,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至于润笔费,当然由小叔自己想办法。
反正彩电都到手了,横竖也是赚。
至于事情能不能办成,周春明是随缘的心态。
此路不通的话,再想别的办法。
临走之前,周春明又给小叔拿了几条烟。
让他去办事送人,结婚摆酒的时候,散一散烟啥的。
瞧见手里的“石林”和“阿诗玛”,周学峰彻底服气了。
这个侄儿还真是路子野,确实是有本事啊。
约莫九点钟左右。
周春明回到了家里。
卸去了一身的疲惫,他正打算洗洗睡了。
冷不防,樊秋葵找上门来。
“春明哥!我收到返城调令了!”樊秋葵说道。
别人收到返城调令,都是欢天喜地。
而她却一脸忧愁。
“这是好事啊,”周春明笑了笑,“回城里多好,咱们乡下不知多少姑娘,做梦也想嫁进城里。”
樊秋葵讪笑了两声,搬了张椅子坐下来。
她叹气道:“可是,我回去也没工作安排,而且家里兄弟姐妹多,负担又重。”
“春明哥,要不你给我支个招。”
“帮我想一想办法。”
周春明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这段时间,樊知青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知青点那边,越来越多知青返城。
来药材站帮忙的人,那是逐日在减少。
大家也都面临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就业找工作,解决饭碗的事儿。
这姑娘的人品,周春明懒得计较。
反正钱绍武已经进去了,她也没办法从钱家捞钱,不可能再有什么接触。
“求求你了,春明哥!”樊秋葵哀求道,“反正我们家里重男轻女,觉得女儿迟早是要嫁人的。”
“我的同龄人,有的都生了二胎。”
“我回去也没啥意思。”
“你这边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哪怕工资低一点,也无所谓。”
周春明恍然。
原来她是这么考虑的。
回去没有工作安排,在家里又不受重视,确实烦得很。
周春明想了想,淡淡的说:“这样吧,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