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反正他家里也不缺钱。”
盘莲半天才接受了这个现实,随后就不再吱声。
匆匆数日。
于浩办理了辞职手续之后,再次来到了夏楚县。
方唯任命对方为销售部的经理,目前公司的规模不大,等以后再把销售部分出去成立销售公司。
过了几天,于浩的三名心腹也来了,销售部的架构很快搭建完毕。
销售部目前主要的销售产品为:各类耐盐碱作物的种子、农产品、节水灌溉产品以及技术服务和工程施工等。
内部调整好之后,于浩就带着销售部的人员外出跑业务。
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竹器厂的时候,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他也一样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聚力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方唯的,所以销售部的提成比例要高出行业平均水平,比瑶岭集团还要高。
工资待遇也不错,起码比以前高出两成左右。
可以这样说,聚力农业的员工平均薪酬,远高于行业平均标准。要不然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根本吸引不到人才。
随后的一段时间,方唯又一头扎进了研发中心。
“我们今年的运气不错,耐盐大豆基本上定型、耐盐碱苜蓿已经进入大规模验证阶段。所以接下来除了研究耐盐碱之外,我们还可以研究耐盐碱小麦。”
方唯发觉自己到了这边之后,根本就停不下来。
在他的计划中,以后还要研究油葵、耐盐碱玉米、油葵等作物,争取早日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龙头。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和瑶岭农业没有任何冲突,所以他可以放手去做。
“老板,我认为咱们应该着重研发抗盐碱小麦。这样的话,咱们的土地就不会闲职,冬小麦和耐盐碱大豆进行轮作,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冯小江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不能因为当地的盐碱地资源丰富就忽视土地的利用率。
他建议先把耐盐碱小麦搞出来,这样就可以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收割之后就以种植大豆。
另外,海水稻可以和油葵进行轮作。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耐盐碱油葵品种,是从北美进口的,暂时可以买入种子种植。
“油葵的事情再说,倒是可以重点研究一下耐盐碱小麦。不过,耐盐碱的研究也不能停,人手不够就招人。”
方唯没想到冯小江比自己还激进,他计划中的轮作是一年种植一种作物,而对方提出来的是一年两种作物轮作。
冯小江的建议当然是很好的,这给方唯提了个醒,是不是还可以研究耐盐碱油菜
第二天。
方唯专门跑了一趟省城,去拜访了西北农科院的有关专家。
鉴于方唯院士的名气,他在农科院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院领导专门在中午安排了饭局,请对方吃了顿饭。
吃饭的时候,双方就谈到了耐寒、耐盐碱冬油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