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如果何夕听劝(2 / 3)

低估的价值,所有被现实辜负的爱,终將在时间的维度里找到平衡。

最后,影片对何夕这类人如此评价:对有一些东西是不应该过多地讲求回报的,你不应该要求它们长出漂亮的叶子和——因为它们是根。

很多人认为,天才故事和我们距离太远,其实,它近在咫尺。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天才是中科院沪上研究所物理学博士,某天突然精神崩溃,据说原因是经济和感情的问题。

他的寡母接他回家,梳洗、休养、调理精神,和小说,和电影的情节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他最终恢復神志,重回研究所,巧的是,他也姓何。

小说把高智商个人同经济社会的实用主义衝突扩展,变成精彩至极的故事,但这份精彩若发生在个人身上,就会酿成致命后果。

所以,《伤心者》距离我们真的不远!”

不过,当一部电影成功的走进观眾的视野之后,特別是这部电影还很不错,那么就会出现很多不同角度的討论。

有人討论何夕。

“其实说白了,何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於,骨子里的那股子高傲!或许这就是天才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別所在吧

当他的导师刘青劝说他,去做一些有用的研究工作。

他的回答是什么难道让我去编写考研指南吗

这就是天才的孤傲吧,说是恃才傲物也不为过,编写考研指南很low吗

或许在何夕这样的天才眼里是的,很low!

我想或许这才是他真正导致悲剧的原因所在!”

更有影迷以:“如果何夕听劝”为標题来討论。

“如果何夕听劝,故事的走向或许会截然不同。

当导师刘青劝他放弃“无用”的微连续理论研究,转而编写更实用的考研指南时,何夕若能放下天才的孤傲,接受现实的妥协,他的命运或许会迎来另一种可能——

何夕或许会成为高校里备受追捧的数学讲师,编写的考研指南因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而风靡全国。

他的经济状况会大幅改善,甚至能轻鬆负担《微连续原本》的出版费用。然而,夜深人静时,他可能仍会对著未完成的草稿发呆——那些被搁置的公式像一根刺,提醒他理想与现实的割裂。

如果何夕听劝,愿意妥协,那么老康或许不会成为横亘在他与江雪之间的阴影。两人可能步入婚姻,过上平凡而安稳的生活。

但江雪曾在夕阳下对他说:“我爱的是你眼里的光。”

当何夕眼中的执著被现实磨平,这段感情是否会沦为柴米油盐的琐碎

如果何夕听劝,夏群芳不必再偷偷塞书到图书馆,也不必为儿子的疯癲流泪。

她会为何夕的“成功”感到骄傲,却又在看到他深夜独坐时暗自担忧——那个曾为理想燃烧的儿子,如今眼里只剩疲惫的妥协。

如果何夕听劝,150年后,大统一场理论的奠基者们或许会翻阅史料,发现一位名叫何夕的数学家曾接近真理,却因“实用主义”转向而止步。

史书会评价他“才华横溢但缺乏坚持”,而无人知晓,那个在考研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