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只有退潮后,你才知道谁在裸泳(2 / 5)

把话筒递给陈默时,全场记者齐刷刷举起录音笔,镜头全部聚焦到他微抿的嘴角。

甭管外界如何评价陈默,双標也好,敢说真话也罢,阴阳资本家也好,观影风向標也罢。

但是这些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陈默对於媒体记者们而言,那简直就是衣食父母。

毕竟,他能带来新闻,带来热度,带来流量,至於其他的他们才不会管那么多。

至於主创成员们,就有些忐忑了。

毕竟,陈默的嘴毒的时候真的能毒死人,但是如果他的一句夸,却同样的能把死的夸活。

陈默笑了道:“大家也別问问题了,我直接说吧!”

“贾零导演处女作,果然很有处女作的样子!

说实话,从电影人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青涩得像是学生作业,剪辑节奏混乱得像春晚小品串烧,但没关係,最后十分钟的反转足够让观眾忘记前面100分钟的平庸。

如果你要问我这部电影好不好看我只能说这部电影很好“哭”!

服化道透著股『低成本』气息,80年代场景像极了县城影楼的怀旧写真,可偏偏这种『土味』反而让回忆更真实——毕竟谁的青春不是带著点粗糙滤镜呢

这部电影像是一封写给妈妈的情书——只不过这封情书被拍成了电影。

总结来说,我想这部电影大概是像妈妈织的毛衣——针脚歪歪扭扭,但穿在身上特別暖。

至於你要问我这部电影是不是一部好电影

我想起了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情绪价值”!

比如人们看直播的时候,为什么愿意给主播打赏因为对方提供了情绪价值,那么电影呢

在我看来《你好,李焕英》是一部成功的“情绪產品”,但要说它是“好电影”那得看你对好电影的定义是什么了。”

“最后,这部电影的口碑或许不会那么好,但是票房却不会差!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年的春节档的黑马!”陈默说完就放下了话筒。

但是对於记者们来说,却已经完全足够了。

只是这一波,陈默居然没有说阴阳话,就让他们有些惊讶了。

首映礼结束之后,果不其然。

陈默的这番评价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舆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態势。

支持者认为他既点出了电影的不足,又肯定了其情感价值,评价中肯;

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他避重就轻,刻意淡化缺点,为自家投资的作品站台。

“呵呵,果然,驰名双標,句句好像都在贬低,可是句句其实都在夸!”

“谁让这部电影和人家利益攸关呢”

“陈阴阳资本家实锤了!一部小品电影还黑马真以为自己嘴巴开了光了,言出法隨”

首映礼后的採访中,贾零面对媒体时显得格外谨慎:“感谢陈导的评价,作为新人导演,我確实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电影本身是团队的心血,观眾的口碑才是最终標准。”这番回应被解读为对陈默“双標”爭议的委婉切割。

次日,某知名影评人发表长文《当资本裹挟评价,电影还剩几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