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第412章 只在前路(2 / 3)

嬴政当年送她的那把短刃。

锋利的雪白色映出绝色容貌。

许栀在一封举荐书上正式盖上了阳滋之印。

阿枝看到那上面的几句不加掩饰的写着——【魏人陈平,曲逆宏达,好谋能深。大梁计全,魏室围解。而俘项燕,将算术平。权智之重,天下之菁英也】

“公主这是打算推陈平入朝?”

许栀眼眸一沉,所有人,所有事都告诉她,不能两全。她决绝的回到秦国,至此不逃宿命的牵引?

但她绝不相信,上天给她这样一个机会,只是要她重走一遍历史。

无论走到哪一条路,暴风雨将她带到哪一个岸边,她始终相信自己能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他已在魏国之事和楚国之行中经受住了我的考验,既然曾在齐国临淄的学宫露过面,那么灭齐中的铺陈,非他莫属。”

她也私心的想,陈平如有所系,比她更好出面。陈平与张良如果真如历史上相辅相成。那么这何尝不是最后一次机会?

许栀站起来,外面蒙蒙的天光将亮,统一仅在眼前,大秦的黄金十年将要来临。

几日后。

朝中上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老上卿顿弱在拖着垂垂老矣的身体在朝工作第五十三个年头后,终于支撑不住,告以病假。

顿弱将重任卸下,打算回府上养老。

嬴政表现出了默许。

顿弱所关系着的外交邦仪的职务,顺带着就空缺了一些位置。

在列国并立之时,外交之说,在国事中占比十分重要,对于实力不敌大国的中小国家来说,外交几乎就是头等大事,是关系一国存亡的关键。

但现今,情况完全不同。

六国之中,只剩下了齐国,坐等齐国缴械献降,似乎是秦国君臣笃定的事。

以后整个天下都只有一个国家,哪里需要用到邦交之臣?

许栀只笑了笑,没有立即争辩,默默递了举荐。世界之大,远超时人的想象。

这样一来,看起来就没有什么前途的职务被年轻新秀顶上。

陈平就是其中之一。

在李贤没有明确要陈伯缄口的事上,陈平很大程度上也明白。

至于陈平知道这些,大多也是李贤默认要告诉许栀的。

关于职位,陈平没得选。

关乎别的,陈平从来都站在张良的天平之上。

初见李贤,陈平就瘆得慌。他那双阴暗晦涩的眼睛,看得人心里发毛。

后来,他知道李贤曾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没能换回嬴荷华的垂怜。

说实在的,他觉得如果李贤能得到嬴荷华,那么太阳也会打西边出来!

李贤有毛病。

他风尘仆仆的从寿春回咸阳,刚刚过咸阳城的城门,他就接到了监察官员莫名其妙的垂问。

陈平把脑袋想破了也没想出来,他这个级别的官员有什么值得监察的?

结果,咸阳的监察官把他找来就说了一句话——‘不准穿青白色的袍子进芷兰宫’

他左右想不通,以为是咸阳的新规矩。实际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