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徭役制度历朝历代都在执行,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坏处。
反而在朝廷有困难的时候,好处非常大。
即便是在盛世时期,终究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太多,使用徭役制度,可以不用出那么多钱,对整个统治的稳定也是有极大的好处,为何如此?”
百官纷纷点头,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徭役制度就是绝好的。
只因为历朝历代以来,这一条永远没有变过,也关系不到其他什么东西,对国库的好处却是大大的。
“朕很早就说过,钱其实就是一种符号,流动起来的钱才是钱。
现在国库里的钱,都已经堆不下了。
刚刚朕也说了,对整个大唐的坏处,房爱卿心思还没有转过来吗?
任何制度,都要跟随时代的发展。
在曾经的时候,因为百姓生活不好,甚至饿死者遍地。
徭役,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让他们活下去。
在这种背景之下,算得上是一种好的制度。
最起码,在他们活不下去的时候,只要不是太苛刻,能够减少造反的可能性。
但时代不同了,未来的大唐百姓会越来越有钱,物资也会越来越丰盛,绝大多数百姓都会吃穿不愁。
在这种背景之下,再让他们无偿徭役,百姓心中会有怨言。
因为既耽误自已的事,又赚不到钱。
百姓心中的怨言多了,对王朝的统治就不利,所以该改了。
至于国库的付出,朕已经说了,钱多的是,朕还愁怎么用得出去!
这要是不算高勾丽和吐蕃等,就算原本的大唐领土,加上新生儿一起,现在最多不超过一千六百万。
而大唐国库中的钱,现在至少有七亿贯。
哪怕均等一下,包括新生儿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分到四十三贯有余!
诸位爱卿,你们说这个钱该怎么花?”
“……”
百官默然,甚至瞠目结舌。
这个角度,还真是他们没有想过的。
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钱花不出去,还真是个大问题。
“陛下圣明,臣赞同废除徭役!”
房玄龄不再反对,实实在在是因为,国库钱太多了。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这件事情,除了安抚民心之外,对百官也没什么坏处。
有些私心里还想着,说不定还能拿一点,自然也就不再反对。
“既然如此,下朝之后朕就下圣旨!
现在,继续来说关于律法。
朕即位乾元,自然在律法方面,也有些自已的想法。
唐疏律义,既然还没有彻底修改而成,那就再变变吧!”
刘德威顿时脸色一苦,修改律法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又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请问陛下,大致方向是?”刘德威问道。
“以人伦为根基,律法不得超越人伦,只能在人人范围内酌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