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赎罪银,百业卫,皇权下乡,众臣天塌了(2 / 3)

恐,还是诸位爱卿惶恐啊?

人无完人,朕不要求诸位爱卿都是道德楷模。

但,大唐要想长治久安,民间消息是绝不能失去的。

如果尔等要阳奉阴违,还能怪百业卫吗?

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只是诉说自已的诉求,最多就是状告罢了。

爱卿们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歪,何至于恐惧?

朕就连造反,都可以任由天下评说,难道尔等那小小的龌龊,不能公之于众?

朕相信,诸位爱卿不会叛国也不会卖国,其余都是小事罢了。”

众臣知道,一件件微不足道的错误,的确是小事!

可这些小事一件件积累成了大事,全部掌握在皇帝手里。

那不是随时有需要,随时都能拉出来宰吗?

到时候要宰他们,他们都说不出个求饶的理由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

不说别的,谁家还没有个败家子呢?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就是那长孙无忌。

不动你的时候,你是肱骨之臣,是大唐的脊梁。

要动的时候,一大堆大帽子砸下来,哪个大臣扛得住啊?

“诸位爱卿还不高兴,那朕就明说吧!

百业卫可以是任何一个百姓,朕给尔等打个比方。

朕是一个百业卫,坐在路边听到某个百姓说,某某官员今天生了儿子,高兴的赏了稳婆一粒金豆。

朕就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上面,经过一定的规则筛选,可能这个消息不被重视,也可能会进入皇帝耳中。

百业卫不是密探,只是为保江山稳定,全民参与的一个参与人自已都不清楚的组织。”

听到李承乾这么解释,没有一个人感觉高兴的,反而一个个脸色灰败。

自古以来,皇权是不下乡的。

别说区区一道诏令,就算是圣旨,到了各州之后,再往下边走,可能就被篡改,甚至被无视了。

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掌控大局的稳定,把这些以县为首的各地,交给世家大族全盘掌控。

世家大族和皇权之间,互相碰撞,互相牵制,又互相合作。

就跟那下棋一样,在一定规则之中,你来我往,已经维系了不知道多少年。

百业卫一出,李承乾明摆着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皇权的触角下乡了。

并且,他们还没有任何理由阻止。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百业卫情报的来源。

偏偏身边的每个人,还都并没有背叛。

说不定只是一句无心之失,说不定只是做的事情被百姓讨论,却就这样传入了皇帝的耳中,可谓防不胜防。

最重要的是,如果以这种方法来运作,相对而言根本没什么花费,全天下也用不了太多的人,就能把所有人都监视得清清楚楚。

“怎么,朕都已经如此让步,并非派人监视尔等,爱卿们还不高兴?

莫非,尔等一个个都犯了诛九族的大罪?

放心,鉴于诸位爱卿对大唐的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