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崇祯恩情大派发,江南豪绅来买单((1 / 4)

第116章崇祯恩情大派发,江南豪绅来买单(日万完成)

文华殿里,檀香袅袅,气氛却有些深沉。

崇祯皇帝朱由检坐在御案后,眉头微蹙。底下站着内阁首辅黄立极、群辅孙承宗、礼部右侍郎钱谦益、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王在晋、英国公世子张之极,以及武清侯、宗人府丞李诚铭。

司礼监秉笔太监徐应元侍立一旁,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奏疏。

“徐伴伴,”崇祯的声音带着好像是伪装出来的哀伤,“念吧。”

“奴婢遵旨。”徐应元躬身应道,随即展开奏疏,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臣等大同府镇国将军朱充燿、辅国将军朱鼐铉、奉国将军朱鼐鑫……等二百七十三人,泣血顿首,叩乞天恩……”

这封由大同中低级宗室联名的“乞恩更封以全性命疏”,字字泣血,句句含悲。疏中痛陈大同府地瘠民贫,连年灾荒,朝廷岁禄拖欠经年,宗室子弟困顿至极,衣食无着,甚至已有族人饿毙。听闻七位郡王得蒙圣恩,获准南迁富庶之地,他们这些将军、中尉、无爵宗室,同为太祖高皇帝血脉,恳请皇上垂怜,一并恩准南迁,“以全性命,免作饿殍”。

徐应元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里。念到最后,那“泣血顿首”、“叩乞天恩”的字眼,更是透着一股绝望的哀鸣。

崇祯听着,脸上的悲悯之色越来越浓。他放下手里的黄梨木杯,长长叹了口气,目光缓缓扫过阶下诸臣。

“诸卿都听见了”崇祯的声音低沉,带着明显的为难,“大同那七个郡王,朕已答应借内帑银子,帮他们搬家安顿。这钱,朕出了,不朝廷一文!”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可如今……还有这许多将军、中尉、无爵宗室,也都是太祖子孙,眼巴巴望着朕。他们也要南迁,也要活命,也要找朕借钱……”

崇祯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户部尚书毕自严身上。“毕先生,”他点名道,“你是大司农,管着天下的钱粮。你说说,朕该怎么办”

毕自严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来了”。

崇祯当然没和他商量过怎么“哭穷”,但“毕抠门”哭穷还用得着皇上教吗这不是手拿把掐的只见他出班一步,腰弯得极深,声音干涩却异常坚定:“回陛下,户部……没钱.实在没钱啊!”

这“没钱”二字,他说得斩钉截铁,然后又强调了一番,来个“实在没钱”!

殿内诸臣,包括崇祯在内,对这个答案都毫不意外。毕抠门,名不虚传。

崇祯脸上悲色更浓,甚至抬手用袖角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朕知道……朕知道户部没银子!国库空虚,朕岂能不知可朕……朕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同的这些宗亲,在南迁途中死于饥寒,到了江南又沦为饿殍啊!他们都是朕的骨肉至亲,太祖的血脉……朕于心何忍”

他声音哽咽了一下,带着浓浓的无奈:“可是……朕的内帑里也没几个子儿了。先前借给七位郡王的三十五万两,已是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如今这些将军、中尉、无爵宗室,少说也有两千家。一家就算只借一二百两,又是几十万两的窟窿!朕的内帑……怕是要空了!”

底下站着的黄立极、钱谦益等人,听着皇帝这番“哭穷”,心里都在默默翻白眼。

空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