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都不肯“背锅献忠”是吧?那就先考试(2 / 3)

力大。但他更知道,这事必须办!不办,大家一起玩完。

但他不能逼着臣子去背这口锅,得换个法子。

忽然,崇祯话锋一转,仿佛刚才那沉重的话题从未被提起过。

“今年是科举大比之年吧”他声音平和,听不出情绪。

礼部尚书来宗道一愣,赶紧出班躬身:“回陛下,今年正是戊辰科大比之年。各地举子早已汇聚京师,只是……只因先帝驾崩,国丧期间,加之插汉部入寇,军务倥偬,朝廷一时无暇组织考试,故而拖延至今。”

崇祯点点头:“嗯,国丧已过,插汉亦已败退。不能让天下的举子们等太久了。二月份,就把会试办了吧。”

他目光转向内阁首辅黄立极:“黄先生,会试主考的人选,定了吗”

黄立极心头一紧,知道肉戏来了。他上前一步,谨慎地回答:“回陛下,主考、同考人选,内阁尚未最终议定。此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国本,臣等不敢轻忽,正欲详加斟酌后,再请圣裁。”

挹海堂内的气氛,瞬间又紧张了起来。

如今朝堂是个什么局面阉党残余、东林清流、还有帝党新贵,几方势力暗流涌动。

谁会试主考,谁就能在这一科进士中大量录取“自己人”,形成未来的朝堂班底。这是关乎未来十几年朝局走向的大事!

崇祯仿佛没感觉到这紧张气氛,只是淡淡地说:“这一次是朕登极以来的第一次科举,意义非凡。这会试考官选谁……朕,能自个儿定吗”

黄立极立刻深深一揖:“陛下乃天下之主,九五之尊!科举取士,为陛下取人才,主考人选,自然唯圣意是从!陛下欲点何人,便可点何人!”

这话说得漂亮,也确实是实情。皇帝亲自指定会试主考,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崇祯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脸上露出一丝看不出深浅的笑意,目光扫过堂下的阁臣和礼部堂官。

“这样吧,”崇祯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朕也不知道诸位的学问究竟谁高谁低。光看官衔资历,难免有遗珠之憾。”

他顿了顿,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决定。

“回头朕出几道题。让五位阁老,加上礼部的来尚书、两位侍郎,一共八位爱卿,一起到朕这清华园里来,做一做文章。”

“文章做得好的,”崇祯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小事,“朕就点他当这一科会试的主考!如何”

话音落下,挹海堂内,落针可闻。

所有大臣都惊呆了。

让内阁大学士和礼部尚书、侍郎……来考试

考得好才能当主考

这……这自古未闻啊!

皇上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二月初五,天刚蒙蒙亮。挹海堂里头地龙烧得暖烘烘的,和外头刺骨的春寒完全是两个世界。五位阁老——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孙承宗,加上礼部尚书来宗道和两位侍郎钱谦益、徐光启,一共八位大明朝廷的核心文臣,全都奉旨来“考试”了。

堂里早就摆好了八张单独的书案,按着官位高低排开,每张桌子都隔得老远。上好的宣纸、徽墨、湖笔、端砚一样不少,边上还备着润笔的清水和吸墨的宣石。

徐光启是昨天才赶到京城上任的,一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