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八音盒》(1 / 5)

第147章《八音盒》

一大早,陈邓科就拨通了许成军的电话。

信号是从楼下那间老旧的公用电话亭传过来的。

如今这点通话费,对许成军来说早已不成问题。

电话里,陈邓科先带来了好消息。

《红绸》在《清明》创刊号上反响热烈,首印50万册已全部售罄,且销量仍有上涨势头。

这一成绩甚至打破了《收获》复刊第一期的首印纪录!

紧接着,他又问及许成军是否有新的创作想法,顺带说明了《清明》第二期连载《红绸》的相关安排。

要知道,《红绸》全篇30万字,《清明》创刊号根本无法一次性刊载完毕。

当时杂志一期的容量大概在20-25万字,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只连载《红绸》。

若真那样,其他作者的作品便没了版面,杂志俨然成了许成军的“一言堂”。

这显然不现实。

许成军还没那么大脸。

饶是如此,《红绸》能获得两期连载完的机会,也是许成军顶替了陈邓科与肖码合作的《破壁记》。

通话末尾,两人少不了一番寒暄。

许成军凭借多年在“体制内”摸爬滚打练就的娴熟分寸,与陈邓科打起官腔来,竟是不分伯仲。

电话那头的陈邓科也是一阵咂舌。

神他么的20!

中午午休时,许成军就被收发室王师傅的敲门声惊醒。

老人生怕打扰其他学生,压低了嗓门却难掩激动:“许同志!快!军区的加急电话,说是有重要通知!”

许成军揉着眼睛跑到传达室,拎起布满锈迹的听筒,里面传来熟悉的电流声,紧接着是nj军区文化部干事沉稳的声音:“是许成军同志吗经总政文化部研究决定,《红绸》将作为全军思政教育推荐读物,下发至各基层连队组织阅读。

后续《人民前线》报会连载全文,还会配套开展‘读《红绸》谈使命’的征文活动,想请您抽空撰写一篇创作谈,方便战士们更好理解作品内涵。”

“全军组织阅读”

“没错!“

“之前不是已经说是组织阅读一次了么”

“哦,那一次只是我们军区,现在影响持续扩大,惊动了军w。”

挂了电话,他刚想回宿舍整理思绪,裤兜里的钢笔还没揣稳,传达室的电话又响了。

这次是陈登科。

还是陈邓科。

老陈这次多少有点不淡定。

嗓门比平时高了点,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他的兴奋:“成军!好消息!总政文化部刚给我们发了函,要加印五万册《清明》创刊号,专供部队!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的《红绸》要走进全军每一个哨所、每一座军营了!”

“我有钱么”

“呃,文化人提什么钱不钱的!”

“这是荣誉!”

“对,这就是荣誉!”

许成军笑着应下,刚挂了电话,就见苏曼舒抱着一摞课堂笔记跑过来,米白色的围巾上沾着点桂香:“成军!你快看!

我爸刚才从系里回来,说nj军区给复旦发了感谢信,特意提到《红绸》是‘新时代军旅文学的鲜活教材’,还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