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在暴雨里站稳脚跟,在枯木时相信逢(2 / 5)

要回到部队,守护我们的国家;我们会回到课堂,去学知识,去追梦想。但我想告诉大家,青春不是只有轻松和热闹,还有我们一起流过的汗,一起吃过的苦,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光。”

“很多年后,我们可能会忘记今天踢过的正步,忘记唱过的歌,但我们不会忘记,在复旦的操场上,有一群穿着绿军装的人,陪我们度过了最难忘的一段青春。”

许成军举起流动红旗,“这面红旗不是给我的,是给我们所有人的,是给刘教官的。因为有你们,这段军训才变得有意义。”

“刘教官明天就要走了,可这段日子和以前过往的人生教会我们的,是在暴雨里站稳脚跟,是在枯木时相信逢春。”

“同学们!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成长,本就是一万次这样的磨砺和离别,才成就了如今千山般的繁盛。所以,别哭,因为我们未来都会都在彼此的生命里,活成了最壮观的风景。

掌声雷动。

他的话刚说完,周海波突然站起来:“教官,我以后再也不往帽子里塞报纸了!我会好好读书,像您守护国家一样,守护我们的理想!”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林一民大声喊:“我们会想您的!”

“我们也会!”

班长刘晓玥带着大家一起向刘教官道了谢。

刘铁柱别过脸,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再转过来时,脸上带着笑:“傻小子们,哭什么以后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比什么都强。”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分给每个人,“这是我从部队带的,甜的,吃了就别哭了。”

“我就说许成军这小子行,会说!”

“哦对了,刘教官,军训到此为止挺好的,再训就不礼貌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复旦淞庄201宿舍的煤油灯,把许成军的影子拉得老长。

窗台上的搪瓷杯还剩半杯凉白开,稿纸上《希望的信匣子》的修改痕迹密密麻麻,铅笔尖在“李长存冻裂的手指”那句旁顿了顿。

他总觉得还少点能扎进人心的细节。

内容和故事逻辑有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故事的细节,将这个故事讲的更有深度。

门轴“吱呀”响了声,林一民端着刚打的热水进来,手里还捏着个牛皮纸信封:“成军,邮局刚送的,看邮戳是京城来的,没写寄件人名字。”

“谢啦!等我写完这篇小说,请大伙下馆子。”

“这算个啥事!”

“但是馆子得吃!”周海波挤眉弄眼。

“狗牙,少吃点吧,肚子都起来了!”

“这是福气羡慕么瘦猴!”

这是胡芝,最近胡芝又多了个外号瘦猴。

周海波起的。

“被zbzy腐蚀的青年,就是如此嘴脸!”胡芝撇嘴。

“给爷滚蛋!”

一旁的程永欣插话:“成军,你不是想买自行车么我昨儿去淮国旧(淮海路旧货商店)和虬江路旧货市场看着不少零件还行,咱可以淘零件自己组装一辆。”

全寝室就本地人林一民有一辆“永久”,天天“耀武扬威”,程永欣家里条件好些,但是也买不起国营的自行车。

所以,前一阵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