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野心(2 / 3)

稿子了。”

“现在文坛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说起来,谌容一家子也都不简单。

大儿子梁左正在北大中文系读大三,正儿八经的高考生!

与姜昆、王朔等有密切合作,后来全国人民热捧的《虎口遐想》便是由他将小说《虎口余生》改编而成。

二儿子梁天早年散漫,后期出演了《二子开店》《顽主》《海马歌舞厅》等影视作品,也算是八九十年代的知名演员。

汪曾祺闻言也笑道:“可不是嘛,就得多点新浪,这中国文坛才能更有意思,好事啊!”

三人找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

许成军扒了口饭,红烧肉的油香混着米饭的甜。

这年代来一顿红烧肉,

那可是真别提多香了!

他瞅见谌容碗里只有青菜和玉米糊糊,把自己碗里的一块肉夹过去:“谌老师,您也吃点肉。”

谌容笑着推回来:“你年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自己吃。我写稿惯了清淡,油腻了反倒思路不清。”

她夹了口青菜,“你那篇《试衣镜》,下午我在编辑部瞥了两眼。”

“现在国内很少见这样的写法,真敢写!写的也是真好!”

许成笑着摆手:“谌老师您过奖了,就是瞎琢磨着写。高晓声在《文艺报》上对《永远是春天》评价我可都看了,说具有‘平凡人的史诗感’,这才是我该学习的!”

汪曾祺筷子不动了,狐疑的看着许成军,心想:我瞎写你也瞎写是吧

谌容被反将一军,眼里闪过笑意:“你这小伙子嘴甜。不过《试衣镜》里那影子造反的写法确实新鲜,不像我们这代人,总爱往集体叙事里钻。”

她夹了口青菜,“现在文坛就缺你这样敢下笔的年轻人,不怕打破规矩。”

汪曾祺喝着玉米糊糊搭话:“可不是嘛,小许那篇稿子我刚还看了,只写镜子里的布衫,却比喊十句‘思想解放’都有用。文学这东西,未必要喊着痛。”

也是意有所指了。

许成军给两位前辈续上热水:“汪老师您这话在理。我写稿时总想着,别把读者当傻子,就像谌老师写农村,不用明说苦,从家长里短里能品出滋味。”

谌容被逗笑了:“你这年纪轻轻,说话倒像个老江湖。对了,你住哪个房间改日我把刚印的《真真假假》送你一本。”

“我在201房,跟汪老师住一屋。”

许成军摸出钢笔,从笔记本上撕下纸,“谌老师您留个地址我回安徽后把新作寄给您请教。”

谌容接过纸,写下“bj东单三条文联宿舍”,又补了句“信封上标‘稿件交流’就行”。

许成军也写下凤阳许家屯公社的地址,特意注明“转交知青点”。

吃完饭往回走,走廊里的挂钟敲了八下。

谌容笑着挥手:“不打扰你们休息了,我那稿子还得改改。小许,到bj记得来找我。”

回到201房,汪曾祺往床上一坐,木床板发出“吱呀”声。

许成军刚点亮台灯,就见窗外黑沉沉的,只有远处路灯亮着昏黄的光。

此时也就九点出头,招待所里就已经静悄悄的,连咳嗽声都听得真切。

“这年代没什么乐子,早睡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