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做着最后总结,却将目光扫过脸色难看的郑元寿等人。
“因此.....儿臣以为开源节流,乃强国之本。”
“海运可作为漕运之重要补充,乃至未来革新之方向,不应因噎废食,更不应为维护少数人之私利而阻挠。”
李承乾这番以数据为基,务实为主的发言,让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暗自点头。
虽然不知道太子突然发什么疯,但郑元寿听到这儿哪儿还坐的住,当即便须发微颤的出列反驳,只是声音却没以往那么洪亮了!
“太子殿下所言,虽有数据,却未免失之偏颇!”
“漕运维系南北,关乎数百万漕工及沿途百姓生计,此乃民心!”
“海运风险难测,且倚重商贾,易使小人得志,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祖宗之法,岂可轻变?”郑元首话音甫落,其党羽官员便纷纷出列驳斥。
太极殿内,一方引经据典,又是一阵高呼祖制,民心之类的废话!
而另一方则手握案牍数据,质问钱粮,实效等谋国之言!
渐渐的,双方声音越来越高,却又爱是互相攻讦!
一时间竟让店内这场面都有些逐渐失控了......
可面对这乱糟糟的情况,端坐龙椅上的李世民却始终面无表情。
只有指尖在扶手上极轻地,一下下地叩击着。
直到争论稍歇,他这个九五至尊,才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漕运乃国之大脉,海运亦有其利。”
“此事关乎国计民生,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慎。”
“今日暂且议到此,郑卿,还有太子和其他几位爱卿......”
“随朕到御书房再议!”说罢,李世民不容反驳起身便走!
众臣子无奈,只得躬身相送:“臣等遵旨......恭送陛下!”
没多久,方才在朝堂上的争论,便延续到了御书房内......
只是,气氛却显得更加压抑了!
尤其是那郑元寿,竟再次慷慨陈词,将海运之弊说得危言耸听。
李世民只好耐心听完,才将指节轻轻敲了敲御案,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郑卿忧国忧民,朕心甚慰。”
“这漕工生计,也的确是大事,不得不重视!”
听到这话,郑元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过!”可随后,李二却话锋一转道,“朕近日也接到一些密报,提及运河之上,近来颇不太平,似有匪类袭扰商船之事发生,甚至动用了军中标配的弓弩。”
李二那深沉的目光落在郑元寿身上,看似随意地问道:“郑爱卿素来关心漕运,对此等无法无天之事,不知可有耳闻?”
“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处置,方能既安漕工之心,又正漕运之风?”
李世民这话,绵里藏针。
郑元寿背后瞬间沁出冷汗,他隐约感觉到,皇帝手中可能掌握了某些关于运河袭击案的线索。
他连忙躬身,声音略显干涩解释道:“老臣……老臣亦有风闻,定当督促有司,严查此类恶行,以正视听!”
李世民不置可否,轻轻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