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4)

之下,封太子这件事拖得越久,对覃家就越不利。

但他到底还是没有说什么。

陛下默许他为辽郡的战事奔走,允许他为覃戎送去源源不断的粮饷,他亦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让步——

比如不参与这次朝中针对清河公主的攻讦。

这是他们君臣之间多年来的默契。

“谨遵陛下安排。”

政事毕,言辞交锋间暗藏的波澜退去,明昭帝与覃敬闲话,提起了绛州之事。

“听说薛夫人有意撮合薛三娘子与玉晖之间的婚事”

覃敬:“拙荆不懂政事,让陛下见笑。”

“没人告诉她,她自然不懂。”

明昭帝语调怅然:

“少年夫妻之情,最是弥足珍贵,允恭,你夫人身体康健,想必还能陪伴你许多年,要珍惜啊,别像我一样,逝者如斯,一去不返……”

覃敬垂首称是。

少年夫妻……

盆中火光跳动,映出一张早已模糊的面庞。

“如今宓姜走了,当年宓姜在时约定的儿女亲事也作罢,人生数十年倏忽而过,竟和少年时想的全不一样”

正逢亡妻祭日,明昭帝亦显得多愁善感了起来。

然而直到走出长秋宫,覃敬仍在想:

儿女亲事,当真作罢了吗

只怕阴差阳错,他们两家,还真结成了这桩亲事。

覃敬的脑子里突然滑过一个念头——

听覃戎说,那个孩子生得并不像他。

应该是长得像他生母吧。

春雨淅淅沥沥飘拂而下。

远处的玉堂殿笼罩在雨幕下,有挨了杖刑的宫人被拖出来,血痕在地上被雨水冲淡。

真是……废物。

倘若他这个堂妹没有那么心高气傲,愿意善待清河公主,尊敬先皇后,他又何须为了沈负的太子之位妥协

家族利益面前,个人情爱何足挂齿

自诩聪慧,于政事上的觉悟,还不如当初的宓姜……

覃敬离开后,宦官罗丰捧着绛州而来的信件入内。

看到女儿的字迹,明昭帝一扫愁容,欢欣雀跃地打开细看。

……整整两页都在要钱。

明昭帝快速滑过,翻到第三页。

……这一整页在告诫他不要再吃丹药。

明昭帝一如既往继续跳过。

最后一页只剩几行字,明昭帝心中略觉遗憾,然而还是一字不漏地细读。

没想到这一看,竟叫明昭帝大惊失色。

“——大胆!”

长秋宫侍奉的宫人们齐齐跪地,书案旁的罗丰不明所以,但也立刻跪了下去。

看完公主的家书,历来都是陛下心情最好的时候。

怎么会突然龙颜大怒至此

“罗丰,那个流民帅……麟儿要我封的镇北将军……他叫什么来着”

罗丰立刻答:“陛下,此人名叫裴照野。”

“……好,他很好。”

明昭帝攥着信纸的指尖发白,胸口起伏,本就常年不佳的面色更添三分苍白。

这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土鳖!泥腿子!乡下匪贼!

竟然敢诓骗他的麟儿成婚!

麟儿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