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开口劝谏,但当他看到庆帝那平静无波的眼神时,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
而这个决定背后,所隐藏的,是何等的隐忍,和何等可怕的算计!
林若甫的心中,升起一股寒意。
他忽然觉得,这位大唐皇帝,或许,惹上了一个最不该惹的对手。
三天后,京都城外。
官道两旁,旌旗招展,戒备森严。
从城门一直延伸出去三十里,每隔十步,便有一名禁军士兵肃立,金戈铁甲,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光芒。
在距离城门三十里的官道中央,一个巨大的、用明黄色绸缎搭建的迎宾台,已经拔地而起。
庆帝李治,身穿最隆重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亲自站在迎宾台的最前方。
他的身后,是丞相林若甫、监察院院长陈萍萍、枢密院使秦业等一众文武百官。所有人都换上了最高等级的朝服,一个个表情肃穆,却又难掩眼神中的屈辱和不解。
用天子之礼,出城三十里,迎接一个敌国的使者。
这在庆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无数百姓,远远地聚集在官道两侧,对着这空前盛大的场面,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是在干什么?陛下怎么亲自出城了?难道是有哪个国家的君主来访?”
“听说是大唐来人了!派了个什么国师过来!”
“一个国师,就要我们陛下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这也太夸张了吧!”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没看到那边全是禁军吗?”
百姓的议论,像蚊子一样,嗡嗡地传到百官的耳朵里,让他们的脸色更加难看。
林若甫站在庆帝身后,看着陛下那挺拔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不通,陛下为何要做到这个地步。
就算是隐忍,就算是拖延时间,这也太过了。这几乎是把庆国的尊严,放在脚下任人践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