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玄武门对狙(2 / 3)

兵马副元帅之一!”

“传朕旨意,册封岭南五府经略使,裴敦复,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

一个又一个威名赫赫的名字,从李隆基的口中说出。

范阳、平卢、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岭南……

大唐十个节度使,拥兵近五十万。

这一个个名字背后,代表的是一支支虎狼之师,代表的是一片片广袤的疆土。

当这些力量被皇帝的意志拧成绳,将要砸向小小的荆州时,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结果。

那不是战争。

那是碾压!

是泰山压顶!

殿中百官的呼吸,随着李隆基的述说,变得越来越急促,越来越滚烫。

他们的脸上,恐惧和绝望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病态的亢奋和嗜血的狂热。

“众卿!”

李隆基最后环视一圈,声如洪钟。

“朕,已将天下之兵,尽数托付!

此战,朕将亲临督战!”

“朕敕令,以上节度使,皆加封‘知诸路节度行军事’,赐假节,允其见贼不申报,可先斩后奏!”

“朕要他们,即刻兵!

火勤王!”

“朕要这天下,再无反贼!

朕要这江山,万世永固!”

“陛下圣明!

!”

“大唐必胜!

!”

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呐喊,而是带着哭腔的嘶吼。

无数官员,无论老少,无论派系,此刻都跪伏在地,泪流满面,向着他们的帝王,致以最狂热的敬意。

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胜利,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不容侵犯的大唐。

在他们眼中,李隆基不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老人。

是力挽狂澜,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圣王!

整个太极殿,都沉浸在这种由绝望转为狂喜的巨大浪潮之中。

没有人注意到。

在殿宇的角落里,那个自始至终都沉默的永王李璘,终于有了第二个动作。

他微微侧过头,避开了那些状若疯魔的同僚,目光穿过涌动的人群,再一次落在了那个被众人顶礼膜拜的,他的父皇身上。

李璘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但他的心里,却响起了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圣王?

多么讽刺的词汇。

父皇啊父皇,你以为你点燃的是希望的烽火?

安禄山?

你的麒麟儿?

他恐怕是第一个磨刀霍霍,等着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

此刻接到勤王诏书,怕是嘴都要笑歪了。

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可以名正言顺率兵南下的借口吗?

哥舒翰?

是,他与安禄山不和。

可他久病缠身,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更何况,让他统率西陲大军东进,那吐蕃会不会趁虚而入?

你为了扑灭屋子里的一点火星,却要拆掉整座房子的承重墙?

高仙芝,封常清……

他们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域,麾下兵马是精锐不假,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