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临朝弹劾李璘(2 / 3)

的恐惧,而是面对未知、面对彻底的毁灭时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战栗。

他忽然觉得,脚下这坚实的白玉石板,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他能感觉到地底深处传来的、细微的震动,那是百万大军行军的脚步声,是帝国崩塌前的预兆。

他抬起眼,扫视着广场上的文武百官。

那些人,有的在低声谈笑,有的在为即将到来的朝会上的某个议题而蹙眉思索,有的则在偷偷打量着他和另一边的杨国忠,眼神里充满了算计和投机。

一群蠢货。

一群即将被洪水淹死,却还在为水面上漂浮的几片烂叶子争抢不休的蠢货!

他该怎么办?

立刻冲进含元殿,跪在圣人面前,将这惊天的消息和盘托出?

不……

不行。

他不敢想象那样的后果。

圣人会信吗?

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抛出“荆州有百万大军谋反”

这种骇人听闻的言论,圣人只会认为他李林甫是老糊涂了,是为了打击政敌而编造的谎言。

届时,不等那百万大军杀到长安,他自己就会先被盛怒的圣人赐死。

他现在,什么都不能做。

只能等。

等圣人上朝,等一切照旧。

他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扮演那个权倾朝野的左相。

他要用尽自己最后心力,在朝堂之上,从那些蠢货的言谈举止中,寻找哪怕一毫的蛛丝马迹。

他必须找出那个藏在阴影里的怪物。

否则,大唐完了。

他也完了。

与李林甫的阴沉死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场的另一侧。

右相杨国忠,正被一群官员簇拥在中央,如同众星捧月。

他今日穿了一件簇新的锦袍,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宝相花纹,腰间的玉带上悬挂着叮当作响的环佩,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

他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与干瘦枯槁的李林甫站在一起,一个是盛夏,一个是寒冬。

他正与身边的几个心腹谈笑风生,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楚。

“……不过是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圣人春秋鼎盛,我等为人臣子,自当为圣人分忧。”

他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对面的李林甫,看到对方那副死了爹娘的晦气模样,心中升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快意。

老东西,终于撑不住了吗?

杨国忠的思绪,早已飞进了即将开朝的含元殿。

他今天,有一份精心准备的大礼,要送给那位近来风头正盛的永王殿下,当然,也是送给那个站在永王身后的太子。

弹劾永王李璘!

这个念头,一团火,在他的胸中熊熊燃烧。

万寿庆典,还有那该死的荔枝!

这两件事,就是送李璘上路的两道催命符。

万寿庆典牵扯六部九寺,事务繁杂,岂是他一个毫无根基的毛头小子能办成的?

至于那千里之外的鲜荔枝,更是天方夜谭!

他已经暗中给户部和工部都打了招呼,但凡永王府来人,一律哭穷、推诿。

他就是要让李璘处处碰壁,让他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