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他拥兵百万(2 / 3)

豁出去了。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璘心中掠过暖流,但转瞬即逝。

感动吗?或许有一点。

但更多的是一种悲哀。

他的这位好兄长,直到现在,还看不清局势。

他还在用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试图去维护这艘早已千疮百孔的破船。

他还在幻想着,只要自己足够恭顺,足够小心,就能得到父皇的怜悯和认可。

太天真了。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亲情、道理、人脉,都不过是些可笑的点缀。

“多谢皇兄。”

李璘终于开口了,他轻轻地,却又不容置疑地,将李亨的手从自己的手臂上拿开。

他的声音依旧是那么平静,听不出任何感激涕零,也听不出任何惶恐不安。

李亨愣住了。

他看着李璘,看着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准备了无数种安慰和劝解的说辞,可在此刻,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用尽全力的一拳,又一次打在了棉花上。

不,比棉花更甚。

那是一种面对深渊的无力感。

你不知道它有多深,不知道它通向何方,你只能感觉到自己的一切情绪,都被它无声地吞噬了。

“你……你难道一点都不怕吗?”

李亨的声音有些干涩。

李璘的嘴角,逸出极淡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弧度。

怕?

他为什么要怕?

李亨或许会畏惧那个坐在龙椅上的男人,畏惧他喜怒无常的脾气,畏惧他生杀予夺的权力。

满朝文武,无论是权倾朝野的李林甫,还是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又有哪一个,不是活在那位帝王的阴影之下?

他们畏惧李隆基,是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全都系于李隆基的一念之间。

但是,李璘不惧。

他的目光越过李亨的肩膀,望向远处那巍峨的宫殿,望向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屋顶。

在那一瞬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不是帝王的雷霆之怒。

而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是幽暗的密室中,袁天罡那张覆盖在青铜面具下的脸,和那单膝跪地时,盔甲出的沉闷声响。

是三十六天罡校尉,如鬼魅般侍立在侧时,那冲天而起的,无声的杀气。

更是在他的意念中,那幅巨大的,覆盖了整个大唐疆域的地图上,一个个被点亮的,代表着不良人势力的光点。

那些光点,从长安到洛阳,从河西到剑南,从北疆到岭南,密密麻麻,如满天星辰。

而最让他心安的,是那股潜藏在阴影之中,却足以撼动天地的力量。

他暗中拥兵百万。

百万!

这不是户部册子上的一个冰冷数字,不是朝堂上那些文官口中虚无缥缈的军力。

而是百万个忠心耿耿,令行禁止,枕戈待旦的铁血战士。

他们的刀,是冷的。

他们的血,是热的。

他们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命令。

有这百万雄兵在手,这小小的长安城,这所谓的朝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