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常读常新(3 / 4)

很好的工作习惯。

    就是随时用笔和纸记录自己工作中的问题。

    刚刚去侯先生那里拜访,他和副参谋长都记录下了好多工作,也为拜访李教授,累积了很多问题。

    “两位首长,尝一尝厂里给我们提供的绿豆汤,这个季节,电炉边上都很热,这汤解暑,还用山泉水冰镇一下,简直太贴心了。”

    副参谋长来李教授这里拜访,还专门去供销社在庆丰厂的商店,买了一点茶叶带来。

    都没有机会出手泡茶。

    李教授就让学生把绿豆汤端来了。

    两人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李教授,千万不要太客气,我们俩过来,是当学生的,诚心给你请教一些问题,还望李教授能慷慨解惑..”

    “这里没有学生,教授,我们都是战友,我也对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一些战略设想很感兴趣,你们也不要嫌弃我级别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既然您是这个态度,那我就不客气了!”

    宾主尽欢的气氛,双方都很满意。

    吴政委就开始侃侃而谈。

    “在根据地总结时候,不止一次总结到要按照科学的方式,顺应工业生产的规律,管理和发展工厂,产业链条,可我们两光是会说,也明白这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做事情,但是什么是产业链条,什么是工业生产的发展规律,我们就不懂了。”

    听见这个问题,李教授哈哈大笑,顿时感觉八路军这两位指挥员,非常可爱。

    明明是铁血战将,如今跟小学生一样,跟自己请教工业问题。

    “吴政委的问题,一针见血,问到了事情的关键,制约庆丰厂现在进一步发展的,就是产业链条。”

    陈庆祥从英国商人那里,搞来的钢管,钢材。

    都用的差不多了。

    庆丰厂一边使用这些材料,生产武器。

    一边在协助莱芜那边,完善钢铁原材料的供应。

    从开采,到运输,莱芜根据地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都没有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