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鬼踏歌:古观谜影
清末民初的云雾山,入秋后总被浓得化不开的雾气裹着。
山脚下的青溪村,炊烟刚冒头就被风扯成碎絮,唯有村口那棵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桠,像只干枯的手,指着深山里那座荒废三十年的清玄观。
“咳咳……”
李承道坐在帐篷外的青石上,指尖捻着三枚铜钱,铜钱边缘磨得亮,映出他清癯的脸。
他穿着件洗得白的藏青色道袍,领口缝着块补丁,补丁上绣着半朵褪色的太极图,左眼角下有一道浅疤,是年轻时降妖除魔留下的。
风卷着雾气扑过来,他把搭在膝头的粗布毯往徒弟林婉儿身上挪了挪:“婉儿,把罗盘收好,这山里的气场不对劲。”
林婉儿应了声,将黄铜罗盘揣进怀里。
她梳着双丫髻,髻上系着红绳,绳尾坠着枚小铃铛,走动时叮当作响——那是她娘临终前给她的,说能驱邪。
她手里攥着本线装的《道藏残卷》,书页边缘被手指磨得起了毛,封面上还沾着点干涸的褐色药渍。
“师父,我总觉得这雾里有声音,像……像小孩笑。”
她凑近李承道,声音压得低低的,铃铛跟着轻轻晃。
旁边的赵阳正劈柴,斧头落下时却突然顿住。
他穿着件短打,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胳膊上一道浅褐色的疤——是去年被野狗咬伤的。
他盯着地上的柴屑,脸色突然白,手里的斧头“哐当”
掉在地上。
“阳哥,你咋了?”
林婉儿连忙起身,却见赵阳盯着自己的衣襟愣,他的衣襟里,露出半枚桃木护身符,符角刻着缕云纹,在雾里泛着淡白的光。
“那是……”
林婉儿刚要问,就听见村口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三人循声跑去,只见一个穿着补丁棉袄的老汉跪在地上,怀里抱着件小小的蓝布棉袄,棉袄衣角沾着泥和草屑,还挂着枚褪色的道家平安符。
“陈老汉?”
李承道认出他,是青溪村的,前几天还来问过治风寒的药。
陈老汉见了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扑过来,膝盖在地上磨出两道泥痕:“李道长!
求您救救我家娃!
昨夜他说去晒谷场玩,我在家听见观那边有孩子唱‘踏歌调’,跑过去就剩这件衣服了!”
李承道伸手拿起那件蓝布棉袄,指尖触到衣角的平安符时,眼神一凝。
他把符摘下来,递到赵阳面前:“赵阳,你看这个。”
赵阳的目光刚落在符角的云纹上,身子突然一颤,往后退了半步,嘴唇哆嗦着:“这……这符纹,和我小时候戴的护身符一模一样!”
林婉儿凑过来,掏出自己的《道藏残卷》翻找,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师父,清玄观的记载里说,观里的符箓都刻着这种云纹,是当年观主独创的。”
她顿了顿,声音沉下来,“而且村里老人说,清玄观荒废前,有对七岁的孩童道士,因为偷练禁术‘踏歌舞’,被观主用铁链锁在三清殿,活活打死在古井旁……从那以后,每逢月圆夜,观里就有孩童的笑声和舞步声,近十年,已经有七个小孩在月圆夜失踪了。”
“月圆夜……”
李承道抬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