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终得关羽(2 / 4)

辟令稳住张新。

    一来有助渔阳稳定,二来也可在张新的身上打个烙印。

    汉时实行察举制,一个人即使有才学,但若没有他人举荐,有可能一辈子连个小吏都混不上。

    因此汉人对知遇之恩的看重,已经到了近乎疯魔的地步。

    刘虞提拔张新做郡国从事,那就是张新的“恩主”,即使他这个郡国从事只做了一天,那也是刘虞的“故吏”。

    恩主若有事相求,故吏必须全力以赴,满足恩主的需求,否则就是不忠。

    袁绍能以渤海太守的身份入主冀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冀州牧韩馥是他袁家的故吏。

    恩主一封书信,故吏即使占据一州之地,那也得乖乖的让出来。

    甚至于在袁术那边,还时常把故吏称作“家吏”,把属臣当做家奴来用。

    征辟张新,对刘虞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张新懂不懂其中的规矩?魏攸并不担心。

    只要张新还想走仕途,日后自然会懂。

    “既如此,老夫就先告辞了。”魏攸呵呵一笑,“还望子清在渔阳好好努力,莫要负了州伯,负了朝廷。”

    “自然如此。”张新点头,“我送魏公。”

    张新出城十里相送,算是给足了刘虞和魏攸面子。

    送走魏攸,张新感慨道:“两月征战,终得偿所愿,也不枉我狂风朔雪,一路上风餐露宿,翻越八百里无人之地啊!”

    关羽抚须微笑,眼中有着一丝羡慕,“贤弟既得州伯辟用,日后当好好为国效力才是。”

    “云长兄。”

    张新观察到他的神色,微微一笑,“新如今得州伯看重,想来赦免不是大事,如今乌桓虽灭,但还有鲜卑未平,正缺兄这般豪杰相助。”

    “兄之过往,新亦知晓。”张新继续说道:“兄虽有功于国家,然世人却多不知,兄既无名望,又有命案在身,若是投了别处,怕是无人能用。”

    关羽闻言沉思。

    张新说的没错,他是一个在逃的杀人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