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前方那道穿着红色骑射胡服、身姿挺拔如松的背影,心中那份依赖与孺慕,又加深了许多。
她知道,姑祖母在教她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更好地活下去。
不是作为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附庸,而是作为“程少商”自己。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这样一个人在前面为她引路,为她拨开迷雾,她忽然觉得,什么都不怕了。
两人不再谈论那些沉重的话题,彻底融入了上元灯节的欢乐海洋。
程兰筠仿佛真的变成了一个“对都城一无所知”的、需要人带领的“长辈”。
她由着程少商拉着自己的手,像一只快乐的小蝴蝶,在人群中穿梭。
程少商带着她去吃那些她从前只在话本里见过的小食。
街边的糖画摊子,老师傅用一柄小小的铜勺,舀起金黄色的糖稀,在石板上龙飞凤舞,不过片刻,一只活灵活现的凤凰便展翅欲飞。
程少商举着那只甜蜜的“凤凰”,小心翼翼地先掰下一片翅膀,递到程兰筠嘴边。
“老祖宗,您尝尝!甜!”
程兰筠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那股子纯粹的、带着点焦香的甜味在舌尖化开,让她那双总是清冷淡漠的眼眸,也染上了几分暖意。
她们又去看拉洋片的。
小小的木箱子,方寸之间,却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民间故事。
程少商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凑到程兰筠耳边,小声地发表着自己的“观后感”。
她们还去买了面具,程少商选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猪面具,戴在脸上,学着猪叫逗程兰筠笑。
程兰筠则挑了一个线条简洁、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银色狐狸面具,戴上之后,那双本就深邃的眼眸,在面具之下,更显得神秘莫测,流光溢彩。
一路走,一路玩,程少商的小手里攥满了各种各样新奇的小玩意儿——会咯咯叫的竹编小鸡,能吹出七彩泡泡的皂角水,还有一串雕刻着十二生肖的檀木珠子。
她脸上的笑容,是从未有过的灿烂与真实。那种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忧虑与悲伤的快乐,让她整个人都像在发光。
当她们走到永安渠畔时,程少商的两个哥哥,程颂和程少宫,总算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程少商之前买的那些,而是他们一路找过来自己买的。
“嫋嫋!老祖宗!”程少宫离得老远就开始喊,生怕她们再走丢了,“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们都快把整条朱雀大街给翻过来了!”
他跑到近前,看到戴着小猪面具的程少商,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你这戴的是什么?怎么这么……这么丑!”
“三兄!”程少商摘是可爱。
程颂走上前来,看着自家妹妹那副鲜活灵动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
他将手中的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这是刚出炉的桂花糖糕,还热着,你快尝尝。”
程兰筠没有追问她命人传了口信给这两人,这两个人还是找了过来。多半还是担心自家妹妹罢了。
嫋嫋的这两个兄长倒是还算有可取之处,她命人将自己给小辈们送礼的礼物扔给了这俩人,让他们带回曲陵侯府。
夜色渐深,灯火却愈发璀璨。一家人站在桥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