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稻种改良(3 / 3)

“啪嗒”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溜圆:“乖乖!这玩意儿一亩能收两千斤?比咱种稻子多收好几倍!”

可百姓们看着这圆滚滚的土豆,却犯了难 —— 没人吃过这东西,不知道咋做,还有人小声嘀咕着:“这玩意儿长得怪,不会有毒吧?”

苏康一看这情况,索性在县衙门口搭了个灶台,搞起了“土豆美食展”。

他亲自掌勺,蒸土豆、煮土豆、炒土豆丝,炸土豆片,还把土豆切成块炖肉 —— 这些都是现代最家常的做法。

一一煮熟后,香味飘得满街都是,有个小孩闻着香味,拉着娘的手不肯走,苏康笑着递过去一块炖土豆:“尝尝,甜得很!”

小孩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娘,好吃!”

周围的百姓见孩子吃了没事,也纷纷围过来品尝。

张婶尝了口炒土豆丝,连连点头道:“这玩意儿脆生生的,比萝卜丝还好吃!”

李大叔啃着蒸土豆,含糊不清地说:“管饱!这一个土豆顶俩馒头!”

见大家都接受了土豆,苏康就把土豆种分给百姓,还印了小册子,教大家怎么种、怎么吃、怎么储存 —— 比如土豆能炖肉、能切丝,还能晒成土豆干存着。

百姓们这下积极性高了,纷纷前来领种,土豆很快就在武陵扎了根。

没过多久,占城稻也成熟了。

收割那天,苏康请了好几个老农来见证。一亩地的稻子打下来,居然比本地稻子多收了两担!

李老栓捧着稻穗,摸了又摸,一个劲地说:“这稻子穗子大,颗粒也饱满,以后种这个,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苏康笑着说:“老栓叔,晚稻咱们就把占城稻推广开来,让大家都多种点。这稻子早熟,还能种两季,来年人人都能吃饱饭!”

他这话里的“两季稻”,也是现代农业里的常识,正好适合武陵的气候。

李老栓连连点头:“种!我第一个种!大人,您可得多给我点种子!”

周围的老农也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怎么种。

苏康便让鲁琦把占城稻的种植方法写下来,印成小册子发给大家,还特意标注了“耐旱、早熟,可种两季”—— 这些都是他根据现代知识补充的。

看着大家喜气洋洋的样子,苏康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 这些穿越前就知道的高产作物,终于能在武陵派上用场,不仅能让百姓吃饱饭,更是武陵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