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章 白酒黄金价(3 / 4)

素雅的木盒包装,里面垫着软绸布;五十度的用青瓷瓶,瓶身则刻着“武陵醇?五十度”

、“珍品款”

字样和缠枝花纹,还加了描金,配上烫金的木盒包装,盒里垫着软绸布,一看就显得更为贵气。

等新包装做好,苏康算了笔账:白瓷瓶装的三十八度“武陵醇”

,一坛五斤分装成五瓶,每瓶卖十二两银子,比整坛卖还多赚十两;青瓷瓶装的五十度款,每瓶卖十八两,利润更高。

他还特意让人在县城的绸缎庄、杂货铺设了“代售点”

,每个代售点都挂着“武陵醇独家代售”

的木牌——这是现代的“渠道分销”

思路,既扩大销量,又显得产品稀缺。

这天晚上,武陵县衙的家宴上,杨老头端着个白瓷小杯,抿了口“武陵醇”

,皱着眉咂咂嘴:“这酒是好,就是太烈,俺这老骨头喝不了几口。

不过用它擦身子活血,倒是顶呱呱!

上次俺腿疼,用酒擦了两次膝盖,第二天就能下地了。”

苏康闻言,心里一动。

他作为穿越者,立马就想到了消毒酒精——七十五度的酒精是最好的消毒剂,不管是跌打损伤还是小伤口,用它消毒能防止感染。

第二天,他就调整蒸馏工艺,进行两次蒸馏,专门蒸馏出八十五度以上的高度原酒,再按比例兑成七十五度的酒精,装在小口瓷瓶里,瓶身上贴着“消毒酒?外用”

的红纸标签。

接着,苏康让杨菲菲从卖酒的利润里拿出二百两,在县城东街开了间“便民药铺”

药铺门头上挂着黑底木牌,上面刻着“便民药铺”

四个大字,杨老头坐堂当大夫,专门看跌打损伤的外科病。

病人来的时候,杨老头先用“消毒酒”

清理伤口,再敷上草药,效果出奇地好,没几天,药铺就出了名。

杨老头每天天不亮就上山采药,回来在药铺里晒药、配药,忙得脚不沾地,却浑身是劲。

有人问他:“杨老爹,您这‘药王爷’的名头咋来的?”

他就指着柜台后的“消毒酒”

,笑着说:“托‘武陵醇’的福呗!

要不是这酒卖得好,哪有钱开这药铺?要不是这‘消毒酒’,俺哪能治好这么多人?”

苏康站在药铺门口,看着来往的病人,心里在盘算着下一步。

他的思路从来都不只是“卖酒”

:用碎米酿酒,解决了苗寨里的废料再利用的问题,也能增加各家各户的收入;让寨里的人帮他做工,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做高端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出消毒酒精开药店,既赚了钱,又赢了口碑;还带动了瓷窑、木盒作坊的生意,连县衙的税收都多了不少;同时,他也能多出了一条赚钱的门道。

此刻,酿酒棚里的新一批“武陵醇”

正冒着酒香,瓷瓶里的酒液清亮透亮,木盒上的烫金字在阳光下闪闪亮。

苏康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要让“武陵醇”

成为整个大乾的知名品牌,再从酒品延伸到更多领域,用现代的经销思维,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天来。

而各家各寨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