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跟刘雪婷说的都是我的猜想,要知道在静吧除了会费是构成静吧收入的一部分以外主要还是在静吧的其他消费使静吧盈利。
在结束和刘雪婷的视频聊天以后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十点半。
当我看着刘雪婷在聊天的时候哈欠连天我才注意到时间已经很晚了。要知道我和刘雪婷都是属于作息很有规律的那类人。以前我们俩差不多晚上都会在十点就会上床休息。
今天可能是由于刘雪婷看到了我面前堆着那么多钱而感到兴奋,才会聊的晚了点。
第二天当我来到静吧的时候没想到宋玉莹已经先我一步到了。我站在静吧门口就感觉到静吧和往日有所不同。
往日的静吧早晨的时候不会有这么整洁干净,由于前一天一整天的营业会使静吧看起来比较凌乱。
而我总是会在第二天静吧一边营业的过程中一边对静吧进行整理。所以每天早晨开门以后静吧就会显得凌乱。
当我走进静吧的时候看见宋玉莹正踮着脚尖在整理书架而静吧的其他地方都明显是刚刚打扫过。
我走过去接过宋玉莹手里的书问道:
“这么早就来静吧了,这几天你和和平一直都是这样吗?”
宋玉莹回头见是我后,把手中的书交到了我的手中笑着说道:
“刚开始我们其实也和以前一样,并没有那么早开门营业,但后来我们发现,如果在有同学来静吧看书的时候再打扫静吧内的卫生会让来静吧看书的同学体验感变得没有那么好。所以我们俩便决定每天提前十五分钟开门,把静吧打扫一遍。让来看书的同学一走进来就能感觉到静吧的整齐明亮。”
听完宋玉莹的解释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我以前对静吧的管理真的有纰漏,就比如我不太注重静吧的软实力服务。总认为我能给别人创造一个看书的空间就行了。
到现在看来,静吧的软实力服务一样很重要。现在禹城大学周边没有其它和我竞争的同类场所,还看不出软实力服务的重要性,但随着静吧步入正轨,以后这一类型的场所肯定会越来越多,细节上的服务就显得很重要了。
将遇良才,幸亏宋玉莹和马和平及时发现了静吧的瑕疵早日改进。现在阅读类场所在禹城大学我算得上是第一家,做到了第一就有话语权。也可以提前做出行业标准来。
以后再进入这一行业的商家就必须把我作出的行业标准作为标杆。那样对我来说在竞争中就处于了有利地位。
这种说法不光在服务行业如此,可能在各行各业中都是一样。甚至适用于国与国的竞争。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终于有了第一批顾客来到静吧,宋玉莹这时会主动上前和这些来静吧看书的同学打招呼,询问一些有的没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废话连篇。但正是这些连篇的废话却让人感受到宋玉莹的亲和力。有了这种亲和力作铺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宋玉莹开始向所有进入静吧的同学推荐起了静吧的咖啡和茶水。
有时候真感觉宋玉莹变成了话唠,和那些刚进入静吧的同学各种神侃,把静吧的咖啡和茶水吹的天花乱坠。
本来没打算点咖啡或茶水的同学也会点一杯试试,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关键是可以续杯,宋玉莹给人的解释是喝一杯回本,喝两杯还赚了一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