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了她家的房子,就不算院里人。
哪怕天天还是在前院看到贾家婆媳,但终归是院里空出了一间正房出来。
这个上面,就是各家各法的事了。
而在居委来说,他们也想把贾家赶出这条胡同。
但却是没办法,没人愿意接收贾家。秦淮茹带着两个孩子往居委门前一跪,一天不在意,两天不在意,时间一长,名声也不好听。
能有个折中法子,既能让95号院里住户满意,又能给贾家婆媳一条活路,那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至于贾张氏会闹腾,这点居委倒是不怕。
还是那个理由,贾张氏要是不满意,就滚回乡下去。
本来户口就不在这边,哪怕就是强制,居委这边也不亏心。
其实贾家能落到这个结果,反而是要感谢轧钢厂。对秦淮茹这种事,给了相当大的宽容。
当然,场面上也有。
比如说老杨挨批评的时候,也会带上秦淮茹。
但在轧钢厂而言,如果要把秦淮茹开除,就必须给当年贾东旭的死亡重新定性,这点是很不容易的。
当初那个事,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很多责任的划分,其实都是很模糊的。
这也是集体厂子的通病,有时候大家能接受的结果,就是好结果。
像是贾东旭的死,其实在轧钢厂已然是定了,也就是贾东旭外面欠债多了,然后他自嘎那啥。
所以厂里给秦淮茹的补贴,就那样取消了。
但一开始报到上面的结果,却是没有改过来。
这个时候,贾家有活路,没有闹。
真要把秦淮茹工作给开了,要是秦淮茹闹起来,那就不光轧钢厂的事了,会牵扯到许多人。
秦淮茹戴着个纺织女工同款工帽,愁容满面的走出了厂子。
她的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众人都像是躲瘟神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