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冯默声想见见这些家人,郑九即刻可以陪他走一趟。
“不去,我要去齐国见老祖,他们活着就好。”
冯默声的要求让郑九头大,冯启年当时也是这么个要求,结果许下的承诺成了空泡泡,眼下冯启年生死未卜,郑九是有心结的。
而且瘟疫爆,也很难说走就走。
“不方便也不要紧,借我些盘缠,我亦可自己以去。”
“还是我陪你吧,按你这种走法,怕是要走上一年也未见得能到齐国。”
“你莫要嘲笑我,实话跟你说,眼下的瘟疫,或许老祖能知道些端倪。”
“哦?果真如此?”
“呵呵,信不信由你。”
冯默声还是那般狡猾、市侩,但郑九宁可信其有,因为这与他之前的推测,在逻辑上相符合。
白赵宋三家联手要灭掉比他们更为古老的武道大世家冯家,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单单只为了两本秘籍?
至少郑九认为这个说法还是有些牵强,其中一定还藏着更深得秘密,从冯启年的像便秘一样的行事风格便能看得出来。
冯家老祖一定是知道什么武道大世家的什么秘辛的。
说出便出,两人立刻脱掉杂役穿的粗布短褂,换上了质地不错的长衫,扮作行商模样,出了下川县,在一处集镇买了三匹快马后一路向北而去。
按照郑九的规划,不再走经含山、相城和彭州这条危险的南线,而是改走北线。
在大胜关向东北离开大周,擦着晋国和魏国交界地带进入燕国,在燕国的汝城转道南下,向东南一路横穿赵国,进入齐国北境。
北线比南线明显绕远,但相对安全,而且此次只需要注意保持低调不惹事,谈不上有多大风险。
上次与冯启年一道之所以危险重重,主要是因为营救冯启年后暴露了行踪身份,之后郑九又杀了把戏门的一名分舵主,导致被白家人盯的死死的,才会麻烦不断。
而冯默声已经在中原地区销声匿迹了好几年,不少人早已将他遗忘,远没有冯二公子引人瞩目。
事实证明,北线确实好走,毕竟是在大周境内,二人不急着赶路,边走边聊,也是边看,每日保持百里左右的路程即可,不到半个月,已抵达北胜关。
北胜关已经没有关隘了,只有扼守南峪的军营,大周在此处常备守军多达五万人,压力是非常巨大的,银子花出去如流水。
罗刹国这两年很老实,哪怕是胡人在西北进攻大周的时候,罗刹人也没有趁火打劫,主要还是第二次北胜关大战,把他们打怕了。
直到现在,郑九还记得萃华宗那位豪气干云的修士,他一刀劈开了取代北胜关的围墙,然后说的那句话,“画地为牢,如何能打得赢对手?”
这番话气贯长虹,不仅鼓舞了当时所有参战的萃华宗修士,也给大周将帅当头棒喝,实力强横的国家,从来不需要筑起什么关隘来防御国土,胆敢有来犯之敌,杀了便是。
就连郑九,也深受这句话的影响。
可是,现在的南峪口还是筑起了围墙,这似乎是周人、乃至中原列国共同的传统,或者说是一种心结,总以为在边关有个城墙围着更踏实一些。
其实,还是缺乏实力和自信,现在的大周国内忧外患,也不好指摘什么。<